安心得髓遇升平,不似云门不解行。聊与祖师分半座,湘山顶上放光明。
又向全州现此身,澄庵犹是旧时人。相逢休说途中事,且点茶来吃一巡。
澄来澄去不知年,一片澄光月样圆。照破十方三世黑,大家同集世尊前。
不肯南来伴我閒,若来何法可心安。直饶参得龄铁觜,也被昭州烟瘴漫。
几年龙虎自相随,南斗延生恩赐归。霄汉路通鸾鹤在,不妨高蹑紫云飞。
荆棘丛中自在人,不知何处是埃尘。岩前逢着笑绝倒,也似炎荒金色身。
我入山来亦偶然,初无消息与人传。训狐缘底潜知得,隔夜飞鸣报老禅。
淡中有味味真味,暗里有明明更明。不是同来三大士,有谁能识此时情。
古观无人花自开,真珠颗颗映莓苔。留教合浦居士看,何似海边新蚌胎。
已入高楼见弥勒,却寻旧路礼文殊。谁知垢腻衲衣内,总是摩尼无价珠。
万寿阁中逢故人,万年松下偶穿云。凭将五分真香爇,长对南山祝圣君。
游了诸山问了禅,却来庵里坐安然。何如一瓣焚香去,飞作祥云遍九天。
韶阳一曲有谁知,拍手相逢笑几时。偶向悦亭杉外立,元来传在最高枝。
八桂苍苍湘水南,师乡我客饱曾谙。五年不见今年见,犹得寒炉一夜谈。
洞庭波面忽如雷,万斛楼船舞一杯。为报冯夷莫相嚇,尽曾经着暴风来。
李峤(644~713) ,唐代诗人。字巨山。赵州赞皇(今属河北)人。李峤对唐代律诗和歌行的发展有一定的作用与影响。他前与王勃、杨炯相接,又和杜审言、崔融、苏味道并称“文章四友”。