垫湿愁看瓦上松,移居无力向东峰。漏天不补雨连月,压岭欲颓云万重。
稻陇鱼龙争穴窟,橘林奴隶没侯封。老农家具饥难卖,折柄长镵破斗蓬。
白酒初酾风味长,紫鳞出水宜鲜湘。中秋何处召诗伴,四老东园候月凉。
曲奏霓裳疑有见,露浮沆瀣莫轻尝。圭峰肯续重阳句,万仞跻攀草木光。
稍就檐阴避午阳,蕙兰中暑亦姜黄。香风坐挹醒还醉,楚客归来闲似忙。
重叠晚山天绘画,风流诗社客杯觞。登高正待茱萸老,且采芙蓉为制裳。
放浪风前忽随簪,笑于狂叟不胜箴。自缘喜舞还教鹤,试学为渔懒曲针。
老去酒徒多逸士,秋来诗兴动清砧。高才愧尔多高咏,浅量从吾只浅斟。
兰也芳兮菊也芳,一樽何处醉重阳。玉台寺远游人少,绿护屏深竹径荒。
鸿雁坐看云鸟阵,茱萸笑付紫罗囊。佳辰勿为妨幽独,吟弄花边兴自长。
雨来三日即为霖,稍慰三农望雨心。十口犁锄须自及,几年丰歉不相寻。
门前旧井回甘冽,墙下柔桑转绿阴。渐洗尘途归净域,莫思城市厌山林。
亭亭直干蕊双分,焰焰重霞压翠云。汉水佩环归二女,楚天啼鸟怨湘君。
可怜清淑回新赏,不逐繁华入暮春。天与祯祥书不尽,漫劳诸老役吟魂。
是处逢花即见春,因花得酒更怡神。高秋亦恐餐英尽,半醉无烦劝客频。
午枕北窗清梦破,晚屏西崦黛妆新。商飙递起疏林遍,长笑能分草莽臣。
芙蓉潋滟小江春,江畔行吟句亦神。白首见花应笑倒,清风知我故来频。
一双童子歌喉咽,三百枯棋局面新。泉石烟霞非作癖,酒中贤圣药君臣。
箬笠朝朝共顶天,凭高著眼见媸妍。始知西汉冥鸿翼,未结扬州老鹤缘。
蜂背幽兰真致主,马衔秋草尚思边。闲来万事心灰尽,不信风吹烬又燃。
高谈四座耳同倾,风味无如此曲生。怀抱自开还自放,秋光谁送又谁迎。
衣冠敢谓非名教,草木何知也世情。闻说二裘开蒋径,欣欣兰菊向秋荣。
野涧潮平度马迟,闲门幽径出疏篱。蜩惊落木翻金奏,歌爱耕声叠竹枝。
老大立言须不朽,寻常挥翰却无羁。龙山果有来朝约,醉插黄花亦不辞。
西山何处访夷齐,山远穷林鸟亦栖。诗酒不知行有债,乾坤惟觉事无涯。
倦归白社犹称老,晚得黄花亦放怀。明月半帘人尽醉,回鞭忘却路东西。
辽阳客子寿千秋,为爱山林恣远游。五色异毛真瑞世,六旬花甲始回头。
尊前绿竹牵诗兴,江上干戈阻客舟。山海高深歌不尽,霜缣长幅愧淹留。
小睡不知重九过,洪斋唤饮菊花杯。极烦开径同三益,尚费携壶上玉台。
未拟升沈皆自得,可怜风雨不时来。干戈未息闾阎斗,争得逢人笑口开。
白居易(772年-846年),字乐天,号香山居士,又号醉吟先生,祖籍太原,到其曾祖父时迁居下邽,生于河南新郑。是唐代伟大的现实主义诗人,唐代三大诗人之一。白居易与元稹共同倡导新乐府运动,世称“元白”,与刘禹锡并称“刘白”。白居易的诗歌题材广泛,形式多样,语言平易通俗,有“诗魔”和“诗王”之称。官至翰林学士、左赞善大夫。公元846年,白居易在洛阳逝世,葬于香山。有《白氏长庆集》传世,代表诗作有《长恨歌》、《卖炭翁》、《琵琶行》等。