四十五年同看榜,榜中今尚几人存。纷纷尘世谁青眼,望望名山只白云。
黄绮清高轻禄位,朱陈婚娶有儿孙。老来相访非无意,信宿如何又送君。
诸峰罗列水重环,月岭回看见北山。半醉直攀千仞上,凭高一笑万缘闲。
早闻烽火披星出,老忆林泉解甲还。未必山中全省事,春来花酒复相干。
方寸长留赤子真,行藏勿谓古今人。皋夔尚想虞庭上,巢许偏思颍水滨。
东谷共藏千日酒,寻阳高影百年身。故侯住近青门外,海上归来且卜邻。
百尺松高处士亭,邀风擎日古丁丁。杯觞入咏不知老,鸾鹤分巢相对清。
岁晚经霜知节操,时来济物有丝苓。孤村远岸谁相伴,梅竹依然是弟兄。
寻常相见何须拜,酩酊归来但借眠。远涧水来寒漱玉,近山云起翠浮烟。
平泉嗜味方成癖,谷老诗情妙入禅。长使间松并间竹,丈人知谢阮家贤。
坐临流水日弹琴,转觉南溪水又深。阳鸟北来盘碛石,商飙西去入松林。
山杯属客慵收钓,终日无鱼也称心。慎勿钓名名易钓,小溪堪着几浮沉。
牛迹重重颍水滨,饮牛惟羡上流人。山光不逐卿云烂,物色长遗草莽臣。
帝德圣神徒远让,野匏喧寂日相亲。友巢未拟巢何地,万壑千岩且致身。
月映皎皎涵窗扉,中有高人缟布衣。恰尔万缘归澹寂,悠然千古到皇羲。
天香影落心斋外,露鹤声闻夕照时。目断罗浮三五夜,岁寒心事更相依。
中台月色静娟娟,君理丝桐自不眠。一夜山光回澹薄,半空鸾影下蹁跹。
路经密邑盱蒲坂,道出雍门扣葛天。老梦却寻山水去,觉来琴上已无弦。
山水苍苍万壑秋,沧江淼淼一归舟。梦回烟月无天日,游遍公卿出帝州。
燕颔虎头知有相,孤云野鹤本同流。山僧长揖苕溪去,他日来寻只水头。
若若累累系匪轻,朝冲莫突岂书程。病于好句游三昧,愁仗醇醪破一城。
五岭共谁分野色,九峰时我树风声。都门怅别惭吾子,索酒缄诗独有情。
酒经谈罢又茶经,兴落招提醉易醒。小憩不妨诸念息,重来惟记万松青。
野云弄影倏时散,竹韵可人闲坐听。在处山林无案牍,老当投辖莫劳形。
湖山巾舄我曾经,二十年来梦始醒。召伯甘棠留蔽芾,祭遵樽俎入丹青。
清游笑我扪萝癖,归咏同君驻马听。抚景何嫌须鬓改,等閒天地亦忘形。
四季栽花满石台,寿筵高敞菊争开。洞门久矣无扃钥,诗客何缘靳往回。
据马不须誇矍铄,干时岂合重低徊。亦知天道从人愿,莫惜年年送酒杯。
松关不锁动经旬,雨后松阴爽气新。潇散最堪岩壑辈,风流难借市朝人。
贫于酒舍忧偿债,老入花丛喜见春。三十六回无事日,不知良会苦多晨。
李峤(644~713) ,唐代诗人。字巨山。赵州赞皇(今属河北)人。李峤对唐代律诗和歌行的发展有一定的作用与影响。他前与王勃、杨炯相接,又和杜审言、崔融、苏味道并称“文章四友”。