缓辔长裾饱软尘,长安六见柳丝新。每拈花胜惊衰鬓,却对椒觞忆远人。
碧海好寻归去棹,金门无问后来薪。故园桃李应相待,会到家时及晚春。
紫极双瞻夜宿辉,彤闱蕃锡主恩稀。山公启衍长生箓,海屋筹增杜德机。
天上松苓移岁色,人间桃李共春晖。无须更撰冈陵祝,天语时闻玉屑霏。
孤愤堪回少海春,明廷争诵谏书新。边城何处宜迁客,国史于今有世臣。
雄剑气冯南斗上,离心愁向越江滨。尺书此去应稀少,日数遥天雁几巡。
朱轓初驾郁崔嵬,万里雄飞亦快哉。金马乍惊词客去,筱骖争迟使君来。
风恬梦泽龙蛇扰,春入沅江兰杜开。越矫独怜行役早,征鸿何日系书回。
君王何意念迁臣,塞北移恩岭海滨。咫尺威颜依阙恋,八迁遥路倦游身。
瘴江重见驯蛟鳄,厘室终应问鬼神。越客乍闻偏自喜,西湖还有并舟辰。
与君相见即相欢,元季于今复二难。去国暂怜鸿影散,冲星时怪鸊膏寒。
潮阳远道春谁伴,别墅离尊日未阑。后夜荆花还共笑,孤舟回首独漫漫。
河上愁心对夕晖,帝乡回首日依依。流莺已逐残春去,彩鹢谁当破浪飞。
白昼几回消旅梦,黄埃千里入人衣。家中早计征程久,应怪天涯客未归。
十年车马遍人寰,此日青牛复度关。候吏知谁占紫气,故山应自厌尘颜。
浮踪未许匏同系,倦翼难随鸟共还。欲把一竿寻钓叟,沧波犹隔几重山。
江城五月燕雏飞,江上游人尚未归。目极菰蒲牵雀舫,心怜笙葛换貂衣。
三山指点行难近,六代风流事已非。何处轻舟频载酒,客愁聊傍醉中挥。
里门欲近却征车,半榻萧萧旧草庐。昔去只存三径在,今来又是十年余。
杉松顿长参天色,缥帙新添插架书。俯仰有怀人不见,可堪老泪暗沾裾。
南北飞云无定踪,梦魂长结故山松。敢期跛足能千里,却倚殊恩自九重。
鹤表近闻华柱语,龙光下贲若堂封。欢声缭绕传空谷,似觉青山色倍浓。
双垄藏衣卜几年,孤儿空有泪如泉。宅中灵閟风云护,天上褒封日月悬。
章服屡廑三锡命,丝纶直起九原宣。国恩庭训俱难报,欲效尘涓重自怜。
客车何处卸尘泥,新辟衡门柘水西。松菊未谋三径适,鹪鹩且遂一枝栖。
无人问字嘲谁解,有酒盈尊幼自携。为语邻翁须暂别,归来倘及杖春藜。
买棹钱塘几度来,旌旗此日满江隈。草茅迹在惭非分,车服荣深愧不才。
乡国远牵愁绪并,简书先为鬓华催。千家共听金鸡赦,何日天阍一疏回。
湖上扁舟何处回,一筇三竺倚崔嵬。雨余千涧迎潮上,天外双峰入坐来。
簇绣春回霜叶候,登高夜落雨花台。主人醉客欢无极,几月愁怀已尽开。
李峤(644~713) ,唐代诗人。字巨山。赵州赞皇(今属河北)人。李峤对唐代律诗和歌行的发展有一定的作用与影响。他前与王勃、杨炯相接,又和杜审言、崔融、苏味道并称“文章四友”。