万里归来客鬓臞,徘徊岐路重瞿瞿。尚生婚嫁何时毕,陶令田园已半芜。
短策未能随鹿豕,扁舟还复问江湖。真惭昔日樵渔侣,时叩天机近有无。
梦后空怜共帝乡,风云歧路两茫茫。五年老我愁多事,一日逢君喜欲狂。
江上不堪摇落候,酒边仍是别离觞。多情宋玉应悲绝,楚蜀关山各断肠。
临江古榭敞华觞,共把新灯照海棠。胜地每为名士主,幽花仍是昔时装。
相逢剧语千秋感,自诧当歌一夜狂。去住蓬科怜不定,寸根千里笑飘扬。
青天鸟道共三年,回首风烟一惘然。双旆苍茫江上合,一袍惊喜梦中怜。
相看容鬓秋初入,圣语心期月并悬。把袂匆匆仍远去,生憎流水竹楼前。
数日相从麋鹿群,轻舆忽到大江濆。楚天仍共故人月,蜀道行穿神女云。
客里年颜愁自改,峡中秋色好谁分。兵厨幸有青州使,且对旗峰试一醺。
西瀼西来梅子坡,险如蛇退鬼愁多。日光不照厓根坎,云气常栖石顶窝。
有泪真堪猿并落,此身直共鸟相过。年来颇熟人间险,立马坡头一浩歌。
马首东西怅去违,梁山秋色逐人归。十年耿耿心期在,一日匆匆面会稀。
峡里惊澜疑世路,天南芳草袭春衣。似闻宣室方前席,莫过湘江问楚累。
两年沧海苦遐思,四日梁山又别离。坐破一毡愁对酒,歌残三叠怅临歧。
清霜列院鸣猿断,落日孤城去马迟。亦识前期芳岁在,只今何以慰凄其。
豆子初班菊欲黄,一声南雁落寒塘。年来已觉沧洲远,老至方谙道路长。
每恨吾生逢闵割,不堪此日倍辛伤。果州何限秋光胜,独对华觞泪数行。
万里长风吹鬓来,数枝寒菊傍人开。乡台仍向天边望,游客新从海上回。
共倚修阑延暮照,更传佳句壮秋杯。独怜高调谁堪和,自古阳春属楚材。
清时开府向河阴,是处传欢动士林。西土五年留荫远,中州八部望云深。
衮衣信宿谁家念,棨戟清风何处临。独有锦官城上客,不堪离恨独沉吟。
岁星金马旧婆娑,帝遣褰帷四望过。河内使君还暂借,梁园词客向来多。
霜清少室瞻飞节,风穆中原听雅歌。巴客旧曾陪洒瀚,可无西笑到岷峨。
益州三谒迎长旦,今日重惊小至临。风叶落鸦沿涧舞,雪花随马没桥深。
乾坤潦倒惟双鬓,乡国迢遥空寸心。云物几回劳眺望,海天东去思难禁。
素王古殿倚江斜,故国春风换物华。君看庭前桃李树,自开枝上两三花。
文章已变蚕丛旧,词赋应羞狗监夸。信取雄心观昼蚁,敢云归兴逐昏鸦。
山淡晴晖宿霭收,相逢聊复一登楼。三春烟景天中合,千古长江槛外流。
杜老幽怀随地尽,鲜于遗墨至今留。凭高莫抚当年迹,牵动游人万里愁。
刘长卿(约726 — 约786),字文房,汉族,宣城(今属安徽)人,唐代诗人。后迁居洛阳,河间(今属河北)为其郡望。玄宗天宝年间进士。肃宗至德中官监察御史,后为长洲县尉,因事下狱,贬南巴尉。代宗大历中任转运使判官,知淮西、鄂岳转运留后,又被诬再贬睦州司马。德宗建中年间,官终随州刺史,世称刘随州。
权德舆,唐代文学家。字载之。天水略阳(今甘肃秦安)人。后徙润州丹徒(今江苏镇江)。德宗时,召为太常博士,改左补阙,迁起居舍人、知制诰,进中书舍人。宪宗时,拜礼部尚书、同中书门下平章事,后徙刑部尚书,复以检校吏部尚书出为山南西道节度使。卒谥文,后人称为权文公。