九重凤纪履初新,万历鸿图又十春。玉帛五方同象译,衣冠三殿集鸡晨。
充仪习见天颜喜,献岁遥闻寿语频。共道时清无一事,朝回且觅典衣邻。
二载弦歌潞水濆,歌声上彻九阍闻。孔门原宰推高第,汉吏文翁自不群。
几处棠阴连绿野,双看凫影入青云。情知百里淹贤路,且为苍生借使君。
高堂燕喜照春明,八座流风四海倾。白发尚存絺葛服,青云重见锦衣荣。
阙下未遑将母念,尊前何恨倚门情。亦知海屋欢无极,彤管方书奕叶名。
颖国流风不乏贤,如君文采自翩翩。殿中日照宫花绣,柱后风清贵竹烟。
谏议旧持金马节,西南重拟白狼篇。幨帷驻处应相忆,可少缄书过雁前。
朱幡摇曳出明光,郁郁犹含汉署香。旧草尽传都水使,新符雄压夜郎王。
千山暝色啼猿合,万里春风去马长。诸葛遗民应聚语,于今重见使君良。
朝回高日满屠苏,小几香销一事无。揪局凭将醒蝶梦,隐囊相对学蜩枯。
此中信有商山乐,何物堪将别墅输。敛却残枰成一笑,半瓯春茗送西晡。
东风习习百花柔,帝里韶光几日留。语燕频来如有诉,垂杨欲舞不禁愁。
莫教绿发随春暮,且破黄金买醉休。试向轩辕台上望,苍茫烟树几沉浮。
帝里珠林共夜釭,一尊容与话沧江。三分春色词争丽,几载乡心醉未降。
象纬似闻奎井合,龙光欲傍斗牛双。明朝却送河东骑,晋问应传笔似杠。
仙使新衔帝命哀,霓旌西指晓氛开。云中节并双星入,天上槎应几日回。
三晋河山惊洒翰,百年萍梗惜离杯。长安不忘同怀客,早晚飞鸿系字来。
何物逢春不自怜,凤车沉困百花前。留连舞趐慵无力,酝酿芳心醉未还。
风泛海棠时共睡,烟迷宫柳昼同眠。花间小扇休惊扑,为惜华胥梦里天。
迟日浓熏午吹轻,粉翎退尽若为情。倦寻芳蕊飞难起,稳抱桑枝睡不惊。
清梦可曾随傲吏,香魂何处逐韩生。转怜扰扰尘间客,欲作南窗卧未成。
彤云散色映临轩,捧得除书近故园。诸士共欢新授席,三山犹记旧环门。
几年夜雨韦编冷,此日春风绛帐温。执戟尚怜同社在,可堪愁绪对离樽。
朝散逡巡下玉墀,駪駪去骑趣歌骊。分携共惜杨花暮,归去新尝荔子时。
海上诸生传笥业,天涯游子动乡思。及门故友应相问,为语萧疏鬓已丝。
万里孤骞逐雁还,五云回首思长悬。新诗不作怀湘赋,往事犹伤去国年。
谁使骅骝甘伏枥,肯从燕雀说冲天。清朝材馆无遗录,海上蓬踪好自怜。
南极宵县紫极旁,南山春引彩云长。宫袍新赐三花烂,舞服遥怜五色光。
鸿宝枕中多秘授,凤毛天上日高翔。欲从宿海穷余润,挹取灵源入寿觞。
李贺(约公元791年-约817年),字长吉,汉族,唐代河南福昌(今河南洛阳宜阳县)人,家居福昌昌谷,后世称李昌谷,是唐宗室郑王李亮后裔。有“诗鬼”之称,是与“诗圣”杜甫、“诗仙”李白、“诗佛”王维相齐名的唐代著名诗人。著有《昌谷集》。李贺是中唐的浪漫主义诗人,与李白、李商隐称为唐代三李。有“‘太白仙才,长吉鬼才’之说。李贺是继屈原、李白之后,中国文学史上又一位颇享盛誉的浪漫主义诗人。李贺长期的抑郁感伤,焦思苦吟的生活方式,元和八年(813年)因病辞去奉礼郎回昌谷,27岁英年早逝。
方干(809—888)字雄飞,号玄英,睦州青溪(今淳安)人。擅长律诗,清润小巧,且多警句。其诗有的反映社会动乱,同情人民疾苦;有的抒发怀才不遇,求名未遂的感怀。文德元年(888年),方干客死会稽,归葬桐江。门人相与论德,谥曰“玄英先生”,并搜集他的遗诗370余篇,编成《方干诗集》传世。《全唐诗》编有方干诗6卷348篇。宋景佑年间,范仲淹守睦州,绘方干像于严陵祠配享。