远树烟光夕,柴门草色春。山居无所见,时有独行人。
白鹭下寒塘,随风忽飞起。惆望极青霄,联班隔千里。
大麦已登场,梅天风雨后。饱饭出柴桑,披蓑种黄豆。
山远惜担重,日斜愁路遥。太平甘食力,不是会稽樵。
幽芳寄悬崖,秋蒲出寒水。相对不胜情,萧萧半江雨。
泠泠渭曲风,漠漠湘皋雨。春雷昨夜鸣,龙孙忽昂起。
风雨湿蓑衣,求鱼晚不归。此心先有待,何必说忘机。
流水赴长壑,山深莫穷源。因之起遐想,相对忽忘言。
树密秋容淡,江深暮景閒。日斜人不见,惟有钓舟还。
茂树荫虚窗,晴烟蔽深壑。林下独经行,藤花忽飘落。
红润过南橘,香甘胜北梨。晴窗见图画,重和宋人诗。
冻雪满林梢,孤飞不敢高。虽无俦侣顾,还自惜翎毛。
岁晏虬枝满,春归蚓蔓伸。行藏与时契,不独味宜人。
白鹤暮归来,瑶琴未成曲。梅花閒自开,佳人在空谷。
流水泻危桥,清风洒虚阁。山下有行人,山花对人落。
司马迁(前145年-不可考),字子长,夏阳(今陕西韩城南)人,一说龙门(今山西河津)人。西汉史学家、散文家。司马谈之子,任太史令,因替李陵败降之事辩解而受宫刑,后任中书令。发奋继续完成所著史籍,被后世尊称为史迁、太史公、历史之父。他以其“究天人之际,通古今之变,成一家之言”的史识创作了中国第一部纪传体通史《史记》(原名《太史公书》)。被公认为是中国史书的典范,该书记载了从上古传说中的黄帝时期,到汉武帝元狩元年,长达3000多年的历史,是“二十五史”之首,被鲁迅誉为“史家之绝唱,无韵之离骚”。
权德舆,唐代文学家。字载之。天水略阳(今甘肃秦安)人。后徙润州丹徒(今江苏镇江)。德宗时,召为太常博士,改左补阙,迁起居舍人、知制诰,进中书舍人。宪宗时,拜礼部尚书、同中书门下平章事,后徙刑部尚书,复以检校吏部尚书出为山南西道节度使。卒谥文,后人称为权文公。