缓棹轻舟入芰荷,若耶风淡水如罗。江南旧事休重省,落日犹闻子夜歌。
临池日日写兰亭,步月吟诗酒未醒。老去为嫌文字扰,却寻閒处看黄庭。
列子御风风御列,庄周为蝶蝶为周。丹青未识荒唐论,貌作凭虚汗漫游。
云台观下树离离,一枕清眠梦觉时。却笑世间疲卧客,劳昏常自比希夷。
南薰亭馆晚相延,屈指星霜又十年。不是重来浑忘却,黄昏舟过驿门前。
水绕回塘晚色荒,褰衣人在水中央。相思道远空零落,斜倚蒹葭一夜霜。
石蹙脩篁碧筱残,风摇落木紫藤乾。乱山春尽醉游散,一夜月明僧舍寒。
寒葩冷蕊索精神,一夜东风淑气匀。惆怅灵均幽谷伴,相随蕃卉竞先春。
梦看桃源画里春,忽惊身是画中人。丹春幻象神仙远,自是清奇梦亦神。
傅岩曾托画图传,八翼分明梦上天。变化升腾先有兆,从来官第号登仙。
百折回流九锁山,桃源应只是人间。仙家早有迷津术,何事教人错往还。
逐絮穿花巧弄声,海棠枝嫩蜜蜂轻。随风却被游丝绕,飞落春机静不鸣。
华月中天一凤过,五铢衣薄夜凉多。彩云未断箫声远,回首秦台路几何。
拂踏冰花上野航,水光沉黑树苍黄。平生盛有清寒兴,不是山阴访旧忙。
萧飒秋声满渭川,深沉诗思入湘渊。遥知一径通幽日,曾共山僧听雨眠。
李峤(644~713) ,唐代诗人。字巨山。赵州赞皇(今属河北)人。李峤对唐代律诗和歌行的发展有一定的作用与影响。他前与王勃、杨炯相接,又和杜审言、崔融、苏味道并称“文章四友”。