少女风微柏子香,夜深吹透紫霓裳。缑山月落春回首,应悔吹箫引凤凰。
白石尘消苦竹生,一枝秋色淡无情。幽居莫作芳菲看,晚露寒霜老更清。
千山晴翠湿春云,万树凝风昼不分。欲趁山童入深处,落花填径鹿成群。
独上危崖望大荒,老怀应不为重阳。白云红日频回首,萧飒西风两鬓霜。
玉山银海夜如年,寂寞山阴访戴船。老病不禁溪上冷,放容窗月伴吟眠。
密树丛篁满石田,匡庐春雨杏花天。不知茆屋无人处,看到灵枢第几篇。
风送飞琼拂地垂,映窗烟绿半离披。清贫不共繁华改,犹记袁安冻饿时。
本是飞仙号懒仙,研池日日起风烟。何人为惜清秋景,留伴山房看雨眠。
风送天声月影寒,玉箫吹裂缟衣翻。巢居苦爱云松伴,自抱孤琴对画弹。
坐倚危栏一倍思,月光初上桂花枝。可怜歌舞千门夜,不信无情默对时。
冷风吹雪下层霄,积满西湖第六桥。野鹤未归人独坐,不胜清恨许谁招。
澹澹苍烟破玉蟾,隔林清影落疏檐。从今留作黄昏伴,分付山童莫下帘。
十年京国念山林,一夜趋朝一夜心。今日还家逢老病,画中风物尽知音。
下极黄泉上碧空,鸟飞不到碍云峰。桃花流水知何处,野鹿闻笙出洞中。
飞来峰在西湖上,何事飞来尺地间。只恐飞来又飞去,小门风雨夜先关。
司马迁(前145年-不可考),字子长,夏阳(今陕西韩城南)人,一说龙门(今山西河津)人。西汉史学家、散文家。司马谈之子,任太史令,因替李陵败降之事辩解而受宫刑,后任中书令。发奋继续完成所著史籍,被后世尊称为史迁、太史公、历史之父。他以其“究天人之际,通古今之变,成一家之言”的史识创作了中国第一部纪传体通史《史记》(原名《太史公书》)。被公认为是中国史书的典范,该书记载了从上古传说中的黄帝时期,到汉武帝元狩元年,长达3000多年的历史,是“二十五史”之首,被鲁迅誉为“史家之绝唱,无韵之离骚”。
方干(809—888)字雄飞,号玄英,睦州青溪(今淳安)人。擅长律诗,清润小巧,且多警句。其诗有的反映社会动乱,同情人民疾苦;有的抒发怀才不遇,求名未遂的感怀。文德元年(888年),方干客死会稽,归葬桐江。门人相与论德,谥曰“玄英先生”,并搜集他的遗诗370余篇,编成《方干诗集》传世。《全唐诗》编有方干诗6卷348篇。宋景佑年间,范仲淹守睦州,绘方干像于严陵祠配享。