买断青山无别主,结庐惟许自幽栖。门前花落呼童扫,始信春残鸟不啼。
桑柘阴阴碧草齐,隔溪茅屋夕阳低。村南村北无人迹,惟有山鸡背水啼。
桑叶葳蕤柘叶低,东风烟雨暗苕溪。一春光景如閒过,水漫危桥草上堤。
十载班联玉笋行,凤皇池上共翱翔。于今老向山林见,却爱疏閒野趣长。
阴阴绿树草堂低,晓雨初晴水满溪。门径昼长人不到,百花深处一莺啼。
荡胸云气接空冥,齐鲁阴阴未了青。不见当时封禅处,紫烟红雾满云亭。
白云黄叶映沧洲,一曲清商送远游。人在玉京天万里,也应难忘故园秋。
清泉白石四无邻,绿树青山远近春。落尽桃花人迹断,只应潭影伴閒身。
辽海东吴万里程,别来寒暑每关情。故园风景依然在,鸿雁来时好寄声。
风荡轻舟白鸟飞,绿波青草荡春衣。一声长笛知何处,江上数峰閒落晖。
茫茫瓦砾被荆榛,白屋朱门共一尘。燕子归来人已换,野花开满旧山春。
秦晋欢盟早,熊蛇吉梦全。最深姑舅爱,兼为族人怜。
鸾凤威仪重,蘋蘩礼数专。清真生合浦,温莹照蓝田。
中馈烹调惯,通宵补缀便。曾陪伯鸾语,识得孟光贤。
不愧关睢什,犹疑葛藟篇。文孙初及第,令子夙超迁。
夜雨惊炊臼,悲风入断弦。可怜黄屋诰,不到白头年。
医扁今为土,巫咸已上天。膏肓不可问,脩短竟难宣。
迤逦瑶池燕,招摇玉洞仙。麻姑留宿驾,王母授真诠。
恩念俱牢落,尘缘总弃捐。深情空戚戚,清泪转涓涓。
薄奠馀三鼎,荣光贲九泉。已酬尊养愿,其奈别离牵。
魂梦应何在,音容益黯然。云迷淮海月,霜冷越江烟。
懿行新成传,贞铭已就镌。孤坟在何许,千里卜牛眠。
世泽传邹国,休声启相门。三迁遗教在,诸族母仪尊。
婉娩胡然在,柔嘉重尔存。良人留粉署,令子起青云。
明镜秋光冷,慈帏夜色昏。可怜春草念,不返夜台魂。
极目云飞处,伤心汉水阳。氤氲迷陇树,杳霭护祠堂。
渐逐悲风起,低随落日黄。梦魂怀屺岵,涕泪满羹墙。
寥落经秦岭,凄凉忆太行。家山死别处,不及在他乡。
最爱知时雨,幽居杏子林。遍滋枯瘁质,潜布发生心。
一郡怀芳润,千家沐浸霪。药阑春正好,橘井晚来深。
化泽应同溥,斜风莫乱侵。种花人冒湿,问酒客迷阴。
国手怜非相,时名愧作霖。愿驱收谷虎,蓑笠此投簪。
黄庭坚(1045.8.9-1105.5.24),字鲁直,号山谷道人,晚号涪翁,洪州分宁(今江西省九江市修水县)人,北宋著名文学家、书法家,为盛极一时的江西诗派开山之祖,与杜甫、陈师道和陈与义素有“一祖三宗”(黄庭坚为其中一宗)之称。与张耒、晁补之、秦观都游学于苏轼门下,合称为“苏门四学士”。生前与苏轼齐名,世称“苏黄”。著有《山谷词》,且黄庭坚书法亦能独树一格,为“宋四家”之一。