警柝支廊,残虬咽箭,薄寒深宇。檐铃剩魄,一例断愁分付。
颤空阶、凄清未休,那回似共离人语。蓦花魂系软,黄昏阑北,怯移纤步。
前度。风过处。怅铁马危谯,暝烟悄护。郎当别栈,赚破旅怀如许。
怕宵来、灯烬梦凉,院中又战蕉叶雨。最那堪、诉尽乡心,解惜人归暮。
银河天近晚。珠帘未上,一痕波浅。弄影纤纤,逗响乍停金钏。
绾定情丝万缕,又暗把、回肠销倦。声乍转。萦香曳梦,似伊绵软。
寄伊绝塞流黄,怕梦夐鸳机,雁边秋远。轧轧生寒,竟夕露凉酥腕。
浑是残绒唾湿,料帘底、袖绡并卷。愁不见。空余旧情一段。
一曲新词唱恼公。断肠声里去匆匆。销魂人在画楼东。
寂寂帘栊杨柳月,愔愔门巷落花风。累伊长伴病愁中。
昨夜风柔。吹醒香愁。凭阑干、忘了回头。亸残红袖,笑蹴莲钩。
度水中桥,桥外柳,柳边楼。
人间最苦,销魂怨别,别伊时、况是新秋。十分僝僽,一种风流。
恨水重重,山叠叠,梦悠悠。
杨花薄。梨花落。倩魂低飐秋千索。愁成病。娇成性。
阑干昨夜,有人偷凭。问。问。问。
绯桃阁。芙蓉幕。柳枝偏似身裁弱。慵扶枕。偷窥镜。
帘钩触响,个侬潜等。听。听。听。
一丛寒玉。又一重溪影,照来都绿。石径弯环,僧梦微凉,好个翠阴如幄。
小阑干外秋痕瘦,画不出、折枝横幅。有美人、亸袖频来,念取天寒人独。
昨夜雨凉新过。四围山气净,石发初沐。露洗琴床,烟幕筠帘,病损半篱残菊。
林疏不度斜阳影,待石上、安排棋局。怅客中、鬓发萧疏,转忆故园林麓。
夜深踏遍珠帘影,六扇窗斜。一剪灯斜。记得红楼是那家。
玉阑干畔花枝冷,花似人耶。人似花耶。只隔蒙蒙一面纱。
镇空庭、昏黄时候,愁丝织上帘幕。潇潇瑟瑟凄凄语,闭了一春楼阁。
花自落。料定有香魂,黏在秋千索。残灯钿箔。恁无夜无明,乍寒乍暖,空怨梦魂恶。
人天恨,一例鸾漂凤泊。繁声休颤檐铎。兜鞋几夕来花径,芳约为伊耽搁。
罗袖薄。便湿透啼痕,怕向阑边着。帘钩下却。记逗响沉沉,小楼昨夜,与我细商略。
恁芭蕉、枝枝叶叶,夜深都为伊剪。怕听水阁吴娘曲,子夜怨歌偷变。
秋梦远。便隔个帘栊,也被他敲断。新凉尚浅。乍逗响鸳帏,消魂葳枕,一夕倍凄恋。
声声悄,湿了芙蓉小院。愁心都逼团扇。无情却恨西风冷,吹入回阑一半。
帘待卷。堕惨惨凄凄,几叶梧桐片。墙阴那畔。剩点点啼痕,丝丝鬓影,重印旧苔藓。
屏山绕。湿镜一天清晓。愁似杨枝无力袅。病来春悄悄。
镜里长眉未扫。阑外落花红小。今日东风吹大了。帘栊须下好。
寂寞闲庭,归来燕子门空掩。烟丝一剪。搭向阑干畔。
柳暖花酥,日暖人偏倦。帘初卷。东风太软。吹入桃花片。
花困蜂苏,柳眠莺喘。退红犹似当初见。偷将闲恨嫁东风,泪痕空洗胭脂绵。
曲录阑干,秋千庭院。月魂乍近春人远。回身隔个小帘栊,分明逗响双金钏。
泪尾侵寒,潮心堕梦,旅怀都趁春慵。憔悴江郎,冷烟又换孤篷。
前山浅画眉痕绿,尽湘天、影事描空。最怜伊,露袜琼沙,刬佩鲛宫。
一层弧角屏风衬,画初三月子,眉样如弓。渴海雌霓,无端飞上巫峰。
黄陵竹子斑斑血,更何须、添印鹃红。太匆匆,万一无憀,来伴痴龙。
殢雨篷心,弹潮舵尾,春江断送兰桡。冷浸鱼天,一枝凉月吟箫。
返魂新柳夸三绝,做颦眉、泪眼蛮腰。系湾头,纵有他生,不似虹桥。
当初唤玉帘衣瞥,已心心心上,长遍愁苗。镜海颓廊,居然有个鹦招。
过头风浪年时事,待萍鸥、送上离潮。怕横江,万斛诗愁,酒薄难消。
梦魂比春慵,和愁倚向阑干缺。狞龙出海,满身都带,懒窝云叶。
轻欲烘烟,淡疑妨雨,数重纱隔。正神皋昨夜,划开愁界,逗一片、蒙蒙月。
怕蹴巫峰仙阙。乍兰宵、楚魂飞越。天东障子,晓来偷变,窈娘衣褶。
斗煞梨花,扶慵柳絮,欠些明白。妒红儿立处,髻鬟松了,背东风说。
权德舆,唐代文学家。字载之。天水略阳(今甘肃秦安)人。后徙润州丹徒(今江苏镇江)。德宗时,召为太常博士,改左补阙,迁起居舍人、知制诰,进中书舍人。宪宗时,拜礼部尚书、同中书门下平章事,后徙刑部尚书,复以检校吏部尚书出为山南西道节度使。卒谥文,后人称为权文公。
李峤(644~713) ,唐代诗人。字巨山。赵州赞皇(今属河北)人。李峤对唐代律诗和歌行的发展有一定的作用与影响。他前与王勃、杨炯相接,又和杜审言、崔融、苏味道并称“文章四友”。