取士虽多术,知人在片谈。文书今倚重,谋议许相参。
饵陋贾生五,策明刘蜕三。坤舆方厚载,朋利得西南。
远役三才二,忧端万有斯。君恩知欲报,子难痛何追。
我马方瘏矣,秋阳更暴之。愿言行役者,当暑戒驱驰。
路遥须到日,官满有归时。一点终身痛,中途孺子悲。
老难堪此境,咎必有其基。扶惫随缘去,空馀泪雨垂。
过眼多陈迹,论心只旧时。艰难几年事,感慨数公诗。
觅句新尤健,谈兵老不衰。效颦聊尔耳,莫说姓名谁。
德化勤三纪,仁声溢九州。浣衣昭禹俭,昃食轸文忧。
润色恢鸿业,艰难启燕谋。中兴宗汉庙,端自敬天休。
隼旟三易守,骃辔两观风。欲扫龙庭穴,犹参虎幄弓。
草馀周圄绿,粟积汉屯红。野渡方横棹,俄成夜壑空。
夙托弥甥列,常怀范叔寒。门阑多厚盼,樽俎有馀驩。
衣笥袍犹恋,书邮墨未乾。官身羁执绋,清泪为公弹。
庆事一门盛,修龄七帙强。纶封四大国,綵侍两文昌。
梦幻存真觉,勋庸看显扬。家山空睇望,惜此令仪亡。
西證膏肓急,人推仓扁医。惜哉当局晚,为此厉阶谁。
公在民犹望,公亡事转危。忠魂千古在,近有紫岩知。
新墉屹屹解严围,十万全师破贼回。元帅拥旄朝授策,将军画箠夜衔枚。
椎牛脔炙欢声动,伐鼓传觞哀拍催。尽道平淮勋业盛,总须图像上云台。
一自檀溪把酒馀,年来夷路浸崎岖。楼头落日人空老,局面西风事顿殊。
故国山容增黯淡,旧时柳色半荒芜。草堂想见忧时切,曾赋官军近捷无。
帘捲红楼拍手看,星轺迅步上鹓鸾。皇华节下留佳政,玉笋班中作好官。
卿相致身时则易,忠贤得路古来难。端门待漏东风峭,尚忆屯边铁甲寒。
华龄八帙庆朋簪,贵老崇师喜见今。绛帐先生从白发,金闺诸彦尽青衿。
冰寒水见源流盛,玉在山知润泽深。厚德作人宜寿艾,永传文献纪枌阴。
渡泸已定葛巾北,分陕既成周衮东。二者于斯皆上意,群然以此望明公。
香名千载梅边雪,归路三秋桂子风。百万民夷休恋恋,公方柄用福无穷。
李峤(644~713) ,唐代诗人。字巨山。赵州赞皇(今属河北)人。李峤对唐代律诗和歌行的发展有一定的作用与影响。他前与王勃、杨炯相接,又和杜审言、崔融、苏味道并称“文章四友”。