岧岧白杨树,上有悲风鸣。夕阳下衰草,荒陇亦已平。
送君出城郭,怆恍难为情。朝辞亲旧去,夕与野土并。
鬼车中夜嗥,天高月复明。漠漠林烟霏,涓涓野水清。
贤达信难免,念此心骨惊。几见陈死人,复得还家行。
古今迭相送,生存空负名。
日夕相过从,与君同里居。嗣德秉清淑,结交情非疏。
君有越江行,音问良不虚。一朝成永诀,风雨乃弃予。
寒风夕已厉,岁事将其除。送君出门去,飘扬建丹旟。
恍恍若远行,何年归里闾。
乱曰春草兮青青,寒云兮冥冥。长无极兮永怀望,山椒兮涕零。
君不为我兮暂停,托旧感兮晨星。采芙蓉兮荐馨,君若昭昭兮陟降在庭。
君若昧昧兮发阳阿兮谁听。
白藏令萧辰,中野始黄萎。芳尘息座隅,悄焉伤永逝。
颓阳永无旦,感此重泉闭。乱流汩方羊,先生初厌世。
三日捐馆谷,未遑绝人事。忧怀结晨夜,卒复悬梁缢。
嘉被旧邦土,后世称忠义。
幽兰岂不芳,当门乃刈之。寄托失所天,徒为萧艾嗤。
桃李何郁郁,但解媚芳时。东风扬路尘,常恐颜色缁。
安得空山中,岁寒相与期。
星斗欲没天风高,天际莽莽驱银涛。乾坤万里一瞬耳,赤脚沧海蹂灵鳌。
东南一角特奇特,上见明光下昏黑。忽然明处若有山,卑如牛卧青翠斑。
又若长城跨河套,蛰龙起伏相迥环。陡看腾跃气勃发,大火烧出冻云窟。
如何十丈胭脂红,才向明处转沦没。渐看高处清烟埃,豁达一线天光开。
下俯群山尽培塿,略如衡几惟徂徕。群山缕缕白云出,狂驰相遇化为一。
起者辄合驰益驰,白玉莹洁交地维。仰视天空迥晴碧,上下殊绝生狐疑。
世人传语苦不实,我欲淩虚一问之。
圆荷发朱华,杂佩风泠泠。散发出林下,微凉生广庭。
披襟延夕爽,萋然怀袖馨。抚兹念远人,仰看参辰星。
亮无鹍鹏翮,逍遥徙南溟。
落日下层阜,夕气交庭阴。孤蝉鸣树閒,三叹有遗音。
岂不负高洁,常恐风露侵。林薄满清听,对此发遐心。
戛然息群籁,空山深复深。
白鸟笃时节,冥冥西北隅。螫人盬其血,朋类声相呼。
饱死不知足,贪以成其愚。守宫正枵腹,因粮及汝躯。
所以古之人,饮酒戒首濡。
我欲发奇语,令君四座皆骇然。大造玉成类冰炭,此意荒忽难为传。
自非南荒封豕闯然起,安得西山费氏贞孝相纶连。
母守经,子达权,死者玉碎生瓦全。舍此岂复有人理,自郐以下无讥焉。
我闻陆机词赋重世德,乃有廷璜昆季扬其先。皭然耿光照家乘,孝子慈孙弥亿年。
岧峣首阳山,薇蕨生其巅。抗志希黄虞,悲风响秋烟。
愿托采薇歌,一奏清商弦。灵脩既浩荡,照察无良缘。
厉此忠爱心,日夕怀贞坚。但恨尘网羁,未暇求神仙。
结交慕京洛,此意良未然。
天地一何隘,百忧丛此身。堂堂竟谁有,慭遗痛匪民。
荃草自怀芳,昭质殊未伸。慢谄务干进,臭味难为亲。
借问景公富,何如原宪贫。高言著令德,属和希阳春。
编年止义熙,于道庶求仁。嘉尚贵自德,得遑福禄臻。
灼灼叶中花,依依墟里烟。登高赋新诗,心远地自偏。
浪莽林野娱,怀此颇有年。春风扇微和,绝音寄斯篇。
忘彼千载忧,复得反自然。
子云性嗜酒,仲蔚爱穷居。穷居寡人用,时还读我书。
枝条始欲茂,绕屋树扶疏。日暮天无云,明景翻空庐。
鸣鸟声相闻,好风与之俱。惜此须臾晖,不乐当何如。
野外罕人事,对酒绝尘想。草屋八九间,敝庐何必广。
微雨从东来,桑麻日以长。不言春作苦,披草共来往。
丘明(姓姜,氏丘,名明),华夏人,生于前502年,死于前422年,享年80岁。丘穆公吕印的后代。本名丘明,因其先祖曾任楚国的左史官,故在姓前添“左”字,故称左史官丘明先生,世称“左丘明”,后为鲁国太史 。左氏世为鲁国太史,至丘明则约与孔子(前551-479)同时,而年辈稍晚。他是当时著名史家、学者与思想家,著有《春秋左氏传》、《国语》等。他左丘明的最重要贡献在于其所著《春秋左氏传》与《国语》二书。左氏家族世为太史,左丘明又与孔子一起“如周,观书于周史”,故熟悉诸国史事,并深刻理解孔子思想。
方干(809—888)字雄飞,号玄英,睦州青溪(今淳安)人。擅长律诗,清润小巧,且多警句。其诗有的反映社会动乱,同情人民疾苦;有的抒发怀才不遇,求名未遂的感怀。文德元年(888年),方干客死会稽,归葬桐江。门人相与论德,谥曰“玄英先生”,并搜集他的遗诗370余篇,编成《方干诗集》传世。《全唐诗》编有方干诗6卷348篇。宋景佑年间,范仲淹守睦州,绘方干像于严陵祠配享。