三年为政古营丘,竹马仍迎旧细侯。故国才如公干少,新篇谁赋子山愁。
齐东宇甸通无极,海上风云动不周。早晚黄金徵汉吏,莫因重卧减风流。
洛水嵩云空尔思,春新环佩尚仙墀。桐圭未授周封典,柏卣仍陪汉会仪。
赤驷马卿能献赋,黄门扬子亦通奇。时艰出入臣劳地,况有华才结主知。
芦芽梦泽未抽尖,柳叶江陵欲映襜。苦恨三春帆影滞,翻怜五夜柝声严。
更生石阁书堪校,曼倩金门楯未嫌。赠句元知非白纻,申章今拟报玄纤。
往时出饯逢黄叶,今日招携对碧林。四海行藏谁定迹,百年交好几同心。
旆摇南峤移新节,舟过西江感旧吟。却忆文华偕选士,飞腾半已谢朝簪。
炎州此去八千里,禁苑相从二十年。抗节君能奋唐疏,著文吾已谢扬玄。
心期漫许丹青并,道化兹流岭海偏。若过江门寻昔隐,钓台秋色定澄鲜。
衣冠并送文旌出,岭海遥思绣斧劳。礼化新行秦郡邑,才名旧擅汉郎曹。
千金市圉求奇骏,万里云霄识羽毛。若过九疑寻舜迹,应知云鸟尽箫韶。
海上弦歌动帝京,十年作吏尚专城。棠花旧雨沾行席,柳叶新烟映别旌。
岂有康衢迟壮轴,即看华路振长缨。江淮农计虚多岁,为问春田几处耕。
柏府霜台暑欲流,花骢绣斧奈东游。持书合识古人意,揽辔知怀天下忧。
此去蓬莱观蜃市,应思员峤访鳌丘。平生壮迹縻尘鞅,送汝长歌惜白头。
炎风朔野变新秋,锦席南移亦帝州。曲省仪曹辞奉引,陪都勋寺惬清修。
烟中晋苑朱甍影,树里秦淮碧水流。此去定传庾信赋,莺花回首白门楼。
龙虎河山旧帝京,高皇遗搆壁宫宏。翠华想像三雍幸,缇帐瞻思六馆迎。
四海当年流颂化,千秋此地盛才英。皋比况得名贤践,五纬行占聚宿明。
坊院东西俯玉河,古槐深荫绿云柯。异时辱荐雄文似,几岁因窥马赋多。
凤幄侍筵辞禁直,龙楼问寝想仙珂。此行饶对白门柳,兴在蓬池烟雨波。
六十拙翁鬓未皤,江湖吟卧足风波。雨中客棹知津久,烟外渔竿入梦多。
醉去尽?花索笑,豪来时拂剑为歌。一经训后终成业,垂老欢娱奈尔何。
相从一笑解尘衣,暑寺松阴澹阁晖。偶尔摊经谙妙义,忽闻鸣磬发清机。
林间雨过炎氛失,苑外云开霁色归。即此投閒堪悟悦,奈言离思苦依依。
炎蒸僻地惬萧疏,况有高贤足起予。锦石幽香供净宴,冰盘素果出香厨。
天边此日金龟咏,海上何年玉鲤书。异域交情同一醉,济西明月问谁居。
旧业新安复武林,青山住爱柳丛深。一辞露叶牵春梦,几惜烟条感醉吟。
翠拥鳷楼西掖暮,碧藏龙舸北湘阴。十年供奉长杨馆,底事频抽白玉簪。
方干(809—888)字雄飞,号玄英,睦州青溪(今淳安)人。擅长律诗,清润小巧,且多警句。其诗有的反映社会动乱,同情人民疾苦;有的抒发怀才不遇,求名未遂的感怀。文德元年(888年),方干客死会稽,归葬桐江。门人相与论德,谥曰“玄英先生”,并搜集他的遗诗370余篇,编成《方干诗集》传世。《全唐诗》编有方干诗6卷348篇。宋景佑年间,范仲淹守睦州,绘方干像于严陵祠配享。
李贺(约公元791年-约817年),字长吉,汉族,唐代河南福昌(今河南洛阳宜阳县)人,家居福昌昌谷,后世称李昌谷,是唐宗室郑王李亮后裔。有“诗鬼”之称,是与“诗圣”杜甫、“诗仙”李白、“诗佛”王维相齐名的唐代著名诗人。著有《昌谷集》。李贺是中唐的浪漫主义诗人,与李白、李商隐称为唐代三李。有“‘太白仙才,长吉鬼才’之说。李贺是继屈原、李白之后,中国文学史上又一位颇享盛誉的浪漫主义诗人。李贺长期的抑郁感伤,焦思苦吟的生活方式,元和八年(813年)因病辞去奉礼郎回昌谷,27岁英年早逝。