佐郡南州旧有声,一麾今去领专城。铃斋昼静留高咏,稻垄春晴看耦耕。
圣代淳风无楚越,汉廷良吏尽公卿。君才不止二千石,拭目云霄万里程。
羡君此去际芳辰,南浦歌残草色新。供奉再通中禁籍,飞腾不负百年身。
久闻西北驰边报,又道东南备徼巡。廊庙可忧非一事,纳忠元属谏垣臣。
抗疏清朝辞好官,一麾谪去远龙颜。朋簪聚散萍蓬外,仕路升沉梦寐间。
秘阁共嗟刘向去,长沙终见贾生还。君恩随地堪酬答,莫羡逍遥侍从班。
樽前把袖日初斜,共指江潭去路赊。送客不堪逢岁杪,缄诗何惜到京华。
洞庭天阔云垂野,湘浦秋深雁泛沙。圣代祗今贤是宝,莫教地产止丹砂。
一区深坞可藏春,卢橘杨梅次第新。九陌风尘不到地,百年云水自由身。
轩中留客惟棋局,枕上看山亦葛巾。闻说藏书馀万卷,青云还属后来人。
竹林风日不同游,又向江头问去舟。天地百年皆逆旅,风烟五岭亦中州。
树深云锁千岩暝,水阔天连一雁秋。闻说随身多药饵,用时须向古方求。
莫言人世重依违,青史他年有是非。贾子忧时聊短疏,屈平直道是危机。
偏州谪倅衣冠惜,三楚经行草木辉。从此召还知有日,别君何事更沾衣。
江村花柳春犹浅,水郭亭台日正迟。幔卷暂教山翠入,尊开侧见竹光移。
朝簪未许真抛得,杯酒应拚与醉期。况是同游无俗侣,凭君更续旧题诗。
东南紫气郁葱葱,清跸时劳下九重。花夹绮罗通御道,旗分龙虎盛军容。
三秋鱼鸟惊天仗,万国衣冠翊圣躬。尽说归来罢巡狩,已闻中诏撤行宫。
长亭日暮酒初醒,策马西风问去程。几处啼猿催客泪,满林落叶送秋声。
鸣笳昼寂狼烟净,贡篚东来鸭绿平。灯火万家弦管沸,不知辽海是边城。
踪迹城山近已稀,重来游衍暮忘归。高台突兀凌虚白,古刹荒凉隐翠微。
上界僧归梵磬响,低林鸟宿佛灯辉。迩来自觉尘缘薄,不为入山不息机。
古木脩篁护小轩,溪云谷鸟伴閒眠。烟花冉冉骄阳月,风雨潇潇寒食天。
行役敢辞南又北,憩居真以日为年。偶逢故旧开官酝,一饮直须吸百川。
年资端与望俱深,况复名高翰墨林。地远梦回青琐闼,官清吟对紫薇阴。
庙堂尚赖经邦手,江海常悬补衮心。最是越中山水好,公馀何惜暂登临。
河桥欲别惜分违,把袂相看到夕晖。好向一官思报称,愿从同榜借光辉。
青青草色留人醉,片片杨花逐马飞。此景不堪频怅恋,岭民翘首望君归。
高怀偶与碧山俱,吟对钤冈兴有馀。小阁乍开延紫翠,层楼遥望入清虚。
一帘树色留啼鸟,万卷芸香避蠹鱼。仰止定知闻道早,宫墙咫尺圣人居。
杜甫(712-770),字子美,自号少陵野老,世称“杜工部”、“杜少陵”等,汉族,河南府巩县(今河南省巩义市)人,唐代伟大的现实主义诗人,杜甫被世人尊为“诗圣”,其诗被称为“诗史”。杜甫与李白合称“李杜”,为了跟另外两位诗人李商隐与杜牧即“小李杜”区别开来,杜甫与李白又合称“大李杜”。他忧国忧民,人格高尚,他的约1400余首诗被保留了下来,诗艺精湛,在中国古典诗歌中备受推崇,影响深远。759-766年间曾居成都,后世有杜甫草堂纪念。