故山瘦。邮程倦、绕烟村种树无柳。细禽啼暝岫。堕策短亭,和冻呵手。
绡盟凝久。想嫩茁、蓝田萦亩。一笛临风缥缈,做千百折回肠,为蛾眉螓首。
知有。凭寒翠袖。栖香纸帐,宫样还输秀。照奁溪月溜。
暗惜年华,花风催候。新愁间旧。透一缕、酸心调酒。
宠极东皇漫奏。趁飞雪、约黄昏,携车后。
看铜仙泪冷,黑子灰飞,才过僧寮。便似山河渺,听黄垆俊语,淡酒须浇。
片红漫点花信,来去锦尘抛。甚彩笔空题,华年枉度,风景非遥。
诗瓢。趁流水,想梦雨春痕,烟翠都飘。未识愁多少,放高歌闲地,何似西樵。
故人唤起深恨,空手鹤声招。但掩户惊沙,丹青粉壁犹故朝。
花光浮玉夜。是第一圆蟾,好春亭榭。细簧劝客,雏莺啭、座密衣云飘麝。
今情古思,只赚得词人游写。时笑语、惟有渠侬,风流未曾衰谢。
闻歌易感深情,但放意尊前,尽欢聊且。闹蛾又罢。
都删了、旧日武林闲话。寒消暖乍。早泪蜡、红冰盈把。
人去远、空想佳期,罗衾梦罅。
耕壁平烟,遗簪断浦,何年占此幽深。鱼鸟亲人,扁舟一往难寻。
红衣画里烟波隐,甚灌园、心事如今。最无聊、游子年年,凄动骚吟。
风裳水佩知无数,问江湖满眼,何似山林。故国天涯,相携却怕登临。
斜阳正在花开处,镇销凝、淡粉黄金。惹闲愁、春去方生,秋到争任。
古墙阴,添花绚彩,茸茸闹春绣。雨声归后。疑瞰户梅鬟,钿翠光溜。
去来燕子还知否。巢泥寻故有。又几日、绿尘蛛闹,双鸳从去久。
潇湘岸边扫愁多,琅干上、点泪斑斑文秀。凭认取,冰霜凝,黛痕依旧。
人间事、自今自古,幽恨对、闲庭关半亩。便谢了、席门车辙,斜阳明巷口。
疏花和人坐到暝。印一分苔冷。户淡无声,行云消倩影。
茶烟供睡目静。但烧叶、霜红交映。怎忍孤醒。沉沉更漏永。
一自彩云归去后,碧城相望销凝。冷烟寒食小旗亭。
良辰美景,依约有平生。
正是风花如梦里,王郎绝句知名。双鬟未必眼常青。
且休怀旧,怀旧不胜情。
绣管、共香红暗凋,瘗花慵草。游丝自袅。东风渐、意都阑了。
无聊甚、向桃李新栽、成蹊道。看画里人家,一曲清江抱。
似仙源,世间少。
金粉词场,赚尽才人,旗亭今更杳。梦水正暮色,蘸柔绿,初眉小。
送过客、溪山好。载笙歌,如天飞远棹。漫静日闲门,不管流红到。
浣纱贫里老。
红绣被,叠起恨重重。枕畔放伊闲伴我,半床凉月半床风。
无处觅郎踪。
风声昨夜潮头。钓筒收。谁唤彩云明月下莲舟。
笙歌送。都如梦。几曾留。唯有一川鱼鸟替人愁。
有客江南归也。梨雨一襟沾洒。惜春宵,弦不语。人何处。
蜡泪啼红天曙。依旧锁妆楼。碧云愁。
宝扇唐宫袖,檀床汉殿箫。星河隐隐夜迢迢。缥缈谢家廊庑五云高。
碧海回尘旋,黄垆梦雨飘。烛心齐赴冷中消。纵使有花有月总无聊。
珊瑚挂瓢。黄金担樵。一枝一叶魂销。倩山妻绣描。
霜浓艳潮。露晞艳焦。商声飒飒萧萧。恨宫声未调。
盟鸥不管今何夜,鹤声露华偏警。去烛听秋,钩帘坠叶,清绝吾庐人境。
孤光照岭。看如此江山,也堪乘兴。柳下扁舟,故开图画放吟咏。
迎风一笑动竹,素心晨夕数,凉味同永。镜底无尘,尊前有客,今古茫茫谁证。
沧桑变景。算佳日春秋,只传名胜。漫想髯仙,洞箫云外冷。
风色懒,柿黄迟。桂花时。流水歇,暮烟垂。玉箫声,银烛泪,始应知。
吹蝶去,带鸿归。甚心期。弓屧冷,画廊欹。扫苔香,空竹粉,没寻思。
刘长卿(约726 — 约786),字文房,汉族,宣城(今属安徽)人,唐代诗人。后迁居洛阳,河间(今属河北)为其郡望。玄宗天宝年间进士。肃宗至德中官监察御史,后为长洲县尉,因事下狱,贬南巴尉。代宗大历中任转运使判官,知淮西、鄂岳转运留后,又被诬再贬睦州司马。德宗建中年间,官终随州刺史,世称刘随州。