携手竹篱茅舍。蓦地玉梅妆榭。矜素靥,酌流霞,一笑好春无价。
嘶马。归也。惊了画罗裙衩。
婪尾光阴欲雨时。飞烟无赖柳丝丝。潮来潮去谁能恨,花谢花开人未归。
村店冷,胜游非。春来何处更堪题。愁中白发如芳草,梦里东风落酒旗。
罢酒闻歌泪欲倾。为谁消息不胜情。更无一字是宫声。
此夜风花成怅恨,他年人事莫牵萦。教坊新调未知名。
五月江城未落梅。风花回首话池灰。记从腊去与春来。
容易过时仍有待,自然生籁岂关才。如今黄竹不须栽。
昔去全无消息。重忆。如月似花人。每逢良夜得相亲。
风雨暗相闻。
春草绣裙寻遍。谁见。歌舞下姑苏。屧廊香径梦来无。
何况是钿车。
自昔池亭多宴。云散。谁是最知音。玉箫词侣两无寻。
烟水梦中深。
除是旧游能说。风月。零落在天涯。也应憔悴似伊家。
相望更堪嗟。
绮筵素月,似个人人。亭亭天表足精神。玉箫无聊,催上华茵。
瑶台偃蹇,待遣先闻。
昨梦东海,行复扬尘。飘然风叶堕纷纷。可堪回首,美景良辰。
只今伫望,第几重云。
昨夜东风到谢桥。梦醒愁在与谁消。惊涛尺鲤书休托,文锦双鸳意自饶。
山隐隐,水迢迢。所思人比水山遥。极知云雨无凭准,欲向高唐问暮朝。
冷空峭。正梦仙逢花,春宽溪小。被玉横惊断,吟怀共凄悄。
浣花笺色,经年旧彩笔,和烟老。荡渔舟、雨屋深灯,水云初觉。
芳侣棹盟早。便未遣佳期,要春知道。望眼红楼,社前约,燕须到。
碧潭珍重情深浅,光悦催新澡。照欢筵,丽日明霞鬯好。
疏疏过月。如墨水云连素阙。阁雪萦沙。一夜东风自作家。
天心待写。此笔由来天与借。梦觉闻香。持较君家锦段长。
荷香旧馆。往事承平天样远。为庶清门。文采风流尚有孙。
沧江卧稳。未称平生丘壑分。吹盟还乡。昨夜东风到琐窗。
碎飘灯梦绮堕虚廊,依稀听鸣环。恁流苏一桁,红楼半角,相望阑珊。
故国秋风万户,起踏小帘间。忆近花铃语,淹过春间。
陡顿月沉声急,和卷茅战叶,消息漫漫。似昆阳风雨,飞动却无端。
想依然、佳人庭宇,问诉情、谁分蹑虚孱。垂杨畔,系斑骓处,掩恨幽单。
赋情月屋。望广寒树老,山河惊目。梦里悲秋,潇洒临风几枝玉。
叶下亭皋又晚,休再忆画堂春绿。向夜深蝶怨蜂愁,风景小壶宿。
容易重阳待到,旧觞露更洗,芳思盈斛。却恐佳期,过了中秋,不比及花腴菊。
惟教客鬓苍华冷,恨空锁钿筐金粟。想故山今夕怀人,散入楚骚成曲。
倦照残萤书眼怯。茶烟缓缓支寒蝶。夜久高楼应有月。
秋气阔。风声暗挟辞林叶。
水抱山回屏曲折。安吟字字逡巡歇。满把芳馨和泪咽。
伤心叠。空蒙海市音鸿绝。
白居易(772年-846年),字乐天,号香山居士,又号醉吟先生,祖籍太原,到其曾祖父时迁居下邽,生于河南新郑。是唐代伟大的现实主义诗人,唐代三大诗人之一。白居易与元稹共同倡导新乐府运动,世称“元白”,与刘禹锡并称“刘白”。白居易的诗歌题材广泛,形式多样,语言平易通俗,有“诗魔”和“诗王”之称。官至翰林学士、左赞善大夫。公元846年,白居易在洛阳逝世,葬于香山。有《白氏长庆集》传世,代表诗作有《长恨歌》、《卖炭翁》、《琵琶行》等。