秋花开值物华新,恰是衙斋五日春。态逸香清閒有韵,帘垂风细静无尘。
迎年岂谓亲轩冕,采食还应让隐沦。戏酹屠苏一相问,渊明可是尔前身。
笳声互动日沈西,一片苍茫暮霭低。夕照城边催渡急,晚烟风里裹帆齐。
水寒弄影光摇月,潮长移舟浪拍堤。却怪群鸦栖不定,参差楼堞望中迷。
一带沙平水亦停,渔舟鳞集傍遥汀。寥天夜黑难邀月,极浦灯红若聚星。
网蹙熹微穿爝火,波回历乱荡流萤。远山欲看模糊甚,近岫还留半朵青。
桃花春涨浪如洚,鹿耳门高势更雄。殊死千军严破阵,凌虚万木怒号风。
硖深不信缨犹荡,沙走还知海欲东。盛气渐平群籁寂,恬波依旧暖瀜瀜。
回殊漠北子卿身,六出何来伴雁臣。排闼一峰疑砌玉,凝眸几点恍堆银。
炎方特为开生面,羁宦浑如遇故人。金碧山川都看尽,矾头画稿觉翻新。
尾闾东泄浩无边,初旭俄将黑雾穿。几度欲升犹半隐,须臾一跃似空悬。
潜销蜃气金光灿,倒射鲸波血色鲜。自是中天多瑞彩,蛰龙宁敢抱珠眠。
残照无多日渐沉,馀霞散绮满西岑。不随孤鹜飞江渚,偏逐归鸦落树林。
斜度微云千片玉,淡依新月一钩金。欲餐自愧惭中散,鞅掌风尘思不禁。
簿书笋束苦相缠,乘兴登台意豁然。烟霭光中三面水,晴云影里四垂天。
瀰茫境界凭栏外,浩荡沧溟落照前。极目波涛渺无际,笑他精卫若何填。
才听朝潮又暮潮,怒涛声里竹萧萧。千竿不藉风摇曳,万弩何当影寂寥。
岂必林泉甘漱石,却因烟月忆吹箫。星躔旧是扬州路,流水应过廿四桥。
要识民番爱戴心,重来棠树尽成阴。月明岛屿千峰玉,日落沧溟万派金。
博望乘槎持使节,长乡草檄布纶音。从兹黎庶南东亩,无复豪家寸土侵。
名高讲幄佐丝纶,曳履簪毫近紫宸。温室瞻云长五色,大官赐食得兼珍。
明同金鉴传三晋,洁胜冰壶颂八闽。绛帐柏台齐秉节,由来教养藉儒臣。
吴越簪缨推辇下,惟公声望最嵯峨。乌衣门第追王谢,画省文章敌阮何。
绛县旧传人不老,金笼新见鸽来多。瀛洲信有安期子,枣大如瓜席满罗。
逼除膏泽望长空,谁道甘霖趁朔风。千叠暮云寒色里,万家爆竹雨声中。
枝头沾润梅先放,陇上涵濡麦正芃。何必明朝占岁稔,老农今已识年丰。
听莺载酒美双柑,岁暮分遗兴倍酣。红出洞庭微带涩,黄传瓯越尚输甘。
橘中别种瓤馀九,海外尝新岁已三。怪底淮南移枳橘,罗浮真味可曾谙。
铃阁清严碧槛凉,一丛玉蕊正芬芳。琼姿乍怯秋初雨,花气浑同夜合香。
绣斧筵前歌白雪,银鬟窗外舞霓裳。擎杯细把山矾嗅,沁我诗肠润酒肠。
白居易(772年-846年),字乐天,号香山居士,又号醉吟先生,祖籍太原,到其曾祖父时迁居下邽,生于河南新郑。是唐代伟大的现实主义诗人,唐代三大诗人之一。白居易与元稹共同倡导新乐府运动,世称“元白”,与刘禹锡并称“刘白”。白居易的诗歌题材广泛,形式多样,语言平易通俗,有“诗魔”和“诗王”之称。官至翰林学士、左赞善大夫。公元846年,白居易在洛阳逝世,葬于香山。有《白氏长庆集》传世,代表诗作有《长恨歌》、《卖炭翁》、《琵琶行》等。
方干(809—888)字雄飞,号玄英,睦州青溪(今淳安)人。擅长律诗,清润小巧,且多警句。其诗有的反映社会动乱,同情人民疾苦;有的抒发怀才不遇,求名未遂的感怀。文德元年(888年),方干客死会稽,归葬桐江。门人相与论德,谥曰“玄英先生”,并搜集他的遗诗370余篇,编成《方干诗集》传世。《全唐诗》编有方干诗6卷348篇。宋景佑年间,范仲淹守睦州,绘方干像于严陵祠配享。