荒邮古戍,剩数朵孤花,落英如许。采香人去。问斜阳一抹,幽情谁诉。
金粉凄迷,付与二分尘土。无情绪。伤沦落天涯,飘零似汝。
阅东风几度。看万点花飞,春光又暮。芳心自苦。玉颜憔悴,瑶华无语。
一笑嫣然,肯学夭桃媚妩。相思处。忆江南,小楼听雨。
海波平。正相思无限,隔秋水盈盈。徐福不还,鲁连避世,千秋呜咽潮声。
试寄语燕昭汉武,问求仙何日到蓬瀛。成连一去,天风海水,何处移情。
日暮碧云天远,见蜃楼明灭,蛟渚澄清。千仞银涛,片帆飞度,云山划断空青。
快此际乘风破浪,指东南万里鹏程。立向蓬莱高处,目断瑶京。
白居易(772年-846年),字乐天,号香山居士,又号醉吟先生,祖籍太原,到其曾祖父时迁居下邽,生于河南新郑。是唐代伟大的现实主义诗人,唐代三大诗人之一。白居易与元稹共同倡导新乐府运动,世称“元白”,与刘禹锡并称“刘白”。白居易的诗歌题材广泛,形式多样,语言平易通俗,有“诗魔”和“诗王”之称。官至翰林学士、左赞善大夫。公元846年,白居易在洛阳逝世,葬于香山。有《白氏长庆集》传世,代表诗作有《长恨歌》、《卖炭翁》、《琵琶行》等。