四海谁为新旧盟,光阴忽忽卌年更。苦甘宜识悲中乐,忧患当知死里生。
苍鬓频摩无好意,白云间观有馀情。迁乔入谷寻常事,难淂嘤鸣和唱声。
自嗤真是太憨生,也向长安逐队行。岂有鸢肩誇骨相,漫将马角望功名。
弹冠政海多时彦,拂袖侯门见此伧。买得閒田三十亩,浩然归去学躬耕。
七尺昂藏原不伦,悔将车马逐征尘。高歌孰赏郢中曲,焦尾谁怜灶下薪。
岂有苞苴能济世,惟馀藜藿可医贫。故山猿鹤应非笑,归去来兮返我真。
元龙豪气洵超尘,认取本来面目真。偶借银光留色相,静窥秋水见丰神。
瀛环可有容身地,宙合终多皮相人。世事萍踪同聚散,三生翰墨證前因。
峥嵘头角气如虹,我亦当年虎啸风。狂向郢中歌白雪,空于爨下泣焦桐。
欲全骏骨须留跛,要避蛾眉宜毁容。世道即今多崄巇,可无谨饬慎持躬。
万壑千岩里,声来何属钟。林深不知寺,总被白云封。
残月空斜挂,疏星点点明。稀微萤火淡,我意更幽清。
我来庭树犹无叶,我去居然系满柯。最是光阴容易过,心惊岁月感蹉跎。
三生踪迹属飘萍,一曲春风仔细听。欲问丝丝门外柳,今朝端的为谁青?
结伴长征荡小舟,笛声悠远橹声柔。西风一夜秋光老,两岸芦花尽白头。
微阴初霁逗朝暾,小院清晨鸟语喧。月尚有痕花有影,最难捉摸是春魂。
刊落浮华见素姿,秋怀满幅写乌丝。因知公有山林志,点染山林为费思。
菊瘦堪供陶令爱,石顽能使米翁颠。先生志趣同陶米,画菊因添石一拳。
石畔有花增妩媚,花间补石倍精神。倦飞更著知还鸟,潇洒分明能出尘。
长笺挥洒墨花狂,补写新诗复几行。三绝无须推顾郑,清才又见女中郎。
李贺(约公元791年-约817年),字长吉,汉族,唐代河南福昌(今河南洛阳宜阳县)人,家居福昌昌谷,后世称李昌谷,是唐宗室郑王李亮后裔。有“诗鬼”之称,是与“诗圣”杜甫、“诗仙”李白、“诗佛”王维相齐名的唐代著名诗人。著有《昌谷集》。李贺是中唐的浪漫主义诗人,与李白、李商隐称为唐代三李。有“‘太白仙才,长吉鬼才’之说。李贺是继屈原、李白之后,中国文学史上又一位颇享盛誉的浪漫主义诗人。李贺长期的抑郁感伤,焦思苦吟的生活方式,元和八年(813年)因病辞去奉礼郎回昌谷,27岁英年早逝。