妙墨题辞各擅长,即非宋艳亦班香。一从崔颢留名句,落笔迟迟费较量。
黄花盛放气方寒,万里无云独倚栏。兀是家家人闭户,鸡声断续梦阑珊。
偶棹扁舟接咏觞,水居遗迹觅溪旁。于今依旧蒹葭绿,可有伊人在一方。
当年百战著英声,祠庙空传盖世名。只有波涛流日夜,至今犹作不平鸣。
薄暖轻寒淡宕天,一时光景信无边。莺飞草长江南路,如此湖山好放船。
閒来我亦泛扁舟,风月无边一望收。昂首湖光看不厌,千秋惟有一鼋头。
来去扁舟一棹轻,眼光春色隔船明。青山原是无情物,只有莺啼解送迎。
冰肌玉骨本清奇,蓦地惊看绝世姿。我欲语花花不语,无言相对立多时。
春光满目草萋萋,花近高楼柳近堤。我欲归时归未淂,子规休向耳边啼。
千红万紫各登场,国色谁知别有香。一自清平传绝调,至今艳说百花王。
与汝相依五六年,每于冬日倍缠绵。馀温无尽情无限,抛置帘栊意仍牵。
竹榻乘凉傍短篱,离情细诉几多时。笑他牛女逢犹晚,输我先吟七夕诗。
古木参差夕照斜,杞荆杂植乱如麻。行人指点胶南路,犹是溪桥认夏家。
识字先埋百种忧,不忧那便雪盈头。茫茫世事何堪说,避地原为怕效尤。
不详最是富离忧,千古骚人少白头。忏悔愿参欢喜佛,无言镇日惩愆尤。
白居易(772年-846年),字乐天,号香山居士,又号醉吟先生,祖籍太原,到其曾祖父时迁居下邽,生于河南新郑。是唐代伟大的现实主义诗人,唐代三大诗人之一。白居易与元稹共同倡导新乐府运动,世称“元白”,与刘禹锡并称“刘白”。白居易的诗歌题材广泛,形式多样,语言平易通俗,有“诗魔”和“诗王”之称。官至翰林学士、左赞善大夫。公元846年,白居易在洛阳逝世,葬于香山。有《白氏长庆集》传世,代表诗作有《长恨歌》、《卖炭翁》、《琵琶行》等。
杜甫(712-770),字子美,自号少陵野老,世称“杜工部”、“杜少陵”等,汉族,河南府巩县(今河南省巩义市)人,唐代伟大的现实主义诗人,杜甫被世人尊为“诗圣”,其诗被称为“诗史”。杜甫与李白合称“李杜”,为了跟另外两位诗人李商隐与杜牧即“小李杜”区别开来,杜甫与李白又合称“大李杜”。他忧国忧民,人格高尚,他的约1400余首诗被保留了下来,诗艺精湛,在中国古典诗歌中备受推崇,影响深远。759-766年间曾居成都,后世有杜甫草堂纪念。