画阁疏檐,粲檀痕衬贴,雕栏前后。微开罄口,半是麝脐薰透。
黄香瘦了,算惟有、素心依旧。常伴我、风雪纱窗,耐得岁寒时候。
推帘笑揎红袖。戏拈来小朵,云翘装就。金钗弄影,数点碎星寒斗。
香幽自远,恁不许、玉郎亲嗅。明镜里、斜掠烟丝,嫩芳窨手。
晚雨扶愁,晓阴勒梦,野树朔风凄啸。黄沙梦里,白雁霜前,枯尽玉关秋草。
堪叹落月阴山,燐火苍茫,寒螀独吊。听几声胡管,几枝羌笛,鬓丝催老。
谁记得、出塞歌长,新婚别苦,忽忽路绵书杳。金微万里,银烛三更,何处受降城堡。
如此天荒,地凉寄尽征衣,何时吹到。便封侯觅取,楼外垂杨瘦了。
脱裘聊买西湖醉,村醪乍添新价。远寺藏红,荒汀冻碧,一二闲鸥潇洒。
芦黏絮惹。问鹤氅寻梅,蹇驴谁跨。点缀苍寒,隔烟剩有钓鱼者。
清游更谁领略,浩然凝望眼,幽景难写。秃树琼装,层楼玉耸,除是云林能画。
青山睡也。笑傅粉残妆,夕阳催卸。可惜南屏,晚钟容易打。
暗香疏影。影在香中冷。小店花前人不省。翠羽夜深来听。
露华洗染春痕。等闲湿了钗裙。除却罗浮梦里,谁家有此黄昏。
抚剑苍茫,试凭吊、英雄陈迹。想当日,青萍砍地,乱云奔裂。
落日瘦眠豺虎影,腥风寒迸蛟螭血。听龙泉、夜半吼空山,山魈泣。
锋过处,星芒急。水磨后,江流赤。看长虹出手,豫章飞魄。
甲盾五千摧劲敌,属镂三尺锄忠节。剩欹斜、一角卧荒烟,苔痕蚀。
雨愁风恼。把个东皇催去了。春有归期。待得人归是几时。
欲留难住。一种离愁无著处。自启窗纱。闲向空庭数落花。
双亲老矣,更弟兄潦倒,一般作客。两字功名何日就,望得门闾头白。
乌鹊依枝,雁鸿印雪,落落饥驱迫。欲留难住,未行先计归日。
堪叹寂寞芳闺,露花烟草,总是伤心色。楼上春风增懊恼,莫问绿杨消息。
情泪穿珠,离怀中酒,红袖青衫湿。丝儿魂瘦,不禁零碎销得。
孤峰瘦立,问飞来何处,离奇倔强。料得巨灵开华岳,削落芙蓉一丈。
太守遗珍,元章新契,庭院供幽赏。博炉香袅,冷烟吹活仙掌。
堪讶剔透玲珑,嵚崎夭矫,无一平庸相。此是庐山真面目,妙手传神依样。
碧髓常腥,苍鳞自动,势欲飞腾上。海天风雨,恐随云气来往。
珊然风格,蓦忆当初,怪似曾相识。珠娘亭院,携手处、正是花香时节。
扶肩小语,直看遍、琼楼南北。背粉墙、偷整罗裙,斗影一般清绝。
而今六度春风,叹冉冉芳华,前梦难觅。湘妃宝屧,归去也、愁弄冰弦瑶瑟。
旧时台榭,料深闭、半庭残月。剩几枝、冷倚栏干,也无人怜惜。
绣枕扶还怯,罗衣著尚单。一年春已病中完。底事东风犹作、不情寒。
绿意诗难写,黄昏酒易残。冷萤拖月上栏干。可惜无人同倚、画楼看。
小院愔愔芳事暮。落了黄梅,减了青梅数。水漾帘痕风约住。
有人立向无人处。
金线抛残闲绣谱。叶叶芭蕉,渐渐濛窗户。一片晚阴消不去。
鹧鸪先定黄昏雨。
细浪摇罗,杨柳岸、微风乍薰。指镜里、彩龙飞下,舞碎烟痕。
十里鼓声凉振雨,一湖扇影荡成云。认珊珊、神女踏波来,金缕裙。
残照隐,花外村。疏树蔼,水边门。看琉璃掉破,几点青鳞。
画舫寻香怜小杜,野桥沽酒吊灵均。采芳兰、何处寄相思,空翠昏。
一镜层阴吹散了,诗情飞堕沧浪。橹声塔影破微茫。
峰峰匀湿翠,树树派斜阳。
不尽馀烟谁管领,被风留在垂杨。迷离碎绿暗陂塘。
未消鸦背腻,略逗燕心凉。
游人合是风吹聚。共领略、林泉趣。四围山色飞来,都被酒杯承去。
水外烟痕烟外树。衬数点、画中楼宇。随意放中流,好寻他鸥鹭。
木兰船系垂杨渡。正红衣、隔秋浦。两般酒气花香,别有醉人心处。
古岸日斜蝉自语,被一片、绿阴遮住。载得晚凉归,响几声柔橹。
枇杷阴里茶烟搁。琵琶声里香尘落。扶影出疏帘。晚花凉鬓檐。
依人怜楚楚。无计松眉宇。水墨画罗衣。秋来瘦更宜。
黄庭坚(1045.8.9-1105.5.24),字鲁直,号山谷道人,晚号涪翁,洪州分宁(今江西省九江市修水县)人,北宋著名文学家、书法家,为盛极一时的江西诗派开山之祖,与杜甫、陈师道和陈与义素有“一祖三宗”(黄庭坚为其中一宗)之称。与张耒、晁补之、秦观都游学于苏轼门下,合称为“苏门四学士”。生前与苏轼齐名,世称“苏黄”。著有《山谷词》,且黄庭坚书法亦能独树一格,为“宋四家”之一。
司马迁(前145年-不可考),字子长,夏阳(今陕西韩城南)人,一说龙门(今山西河津)人。西汉史学家、散文家。司马谈之子,任太史令,因替李陵败降之事辩解而受宫刑,后任中书令。发奋继续完成所著史籍,被后世尊称为史迁、太史公、历史之父。他以其“究天人之际,通古今之变,成一家之言”的史识创作了中国第一部纪传体通史《史记》(原名《太史公书》)。被公认为是中国史书的典范,该书记载了从上古传说中的黄帝时期,到汉武帝元狩元年,长达3000多年的历史,是“二十五史”之首,被鲁迅誉为“史家之绝唱,无韵之离骚”。