南邻归去夜如何,鼓吹无风棹有歌。两岸碧波潮力定,一身清露月明多。
天空星斗中流动,家近舟航一水过。千古胜游谁得似,前须太白后东坡。
每向花前望小车,诗成一一叹才华。须烦妙手题黄绢,绝胜当筵赋落霞。
一任江天狎鸥鸟,十年边塞长风沙。晏婴犹惜封书社,卫国何劳怨子瑕。
满目云山气转豪,一年佳节又登高。天连泽国西风远,书寄秋怀北雁劳。
三径素盟频问菊,六经遗事且题糕。授衣时叙偏惊眼,箧里犹馀旧赐袍。
伐檀江上未成车,独立西风殿岁华。谁复赏心同素月,自怜春殿隔红霞。
前身合住琼花观,托迹遥连杜若沙。不是风云终少气,翻缘玉石共无瑕。
风雨无端懒税车,坐当秋水阅南华。花开一树临重九,人倚高城望少霞。
颜色不随游女艳,心情常近狎鸥沙。绝怜何用频携酒,沾醉姿容玉带瑕。
水云深处挽羊车,寻乐寻芳湿露华。花径五风还十雨,江天孤鹜伴飞霞。
霜前已露全身白,风外遥怜半面沙。爱杀临流晴照影,青铜如拭净无瑕。
看花每枉故人车,花亦迎人带露华。是处倚阑怜夜月,几回携酒泛春霞。
银瓶手插新添水,玉树情亲细碾沙。欲寄报章重阁笔,墨痕翻惜茧光瑕。
风回野渡水云空,犹是江南九月中。病后岁寒偏觉早,眼前心赏更谁同。
萧萧竹院诗初就,曲曲山居画未工。赖有夕阳西浦上,殷勤留送半窗红。
渺渺烟波连海门,长风吹浪昼为昏。矶头锦树随船出,天上银河倒地喧。
便欲乘槎贯牛斗,却愁断梗失山村。新寒十月登楼望,岸草汀花半不存。
乘兴何妨似剡溪,故人只隔市桥西。心情聊复同云水,踪迹真怜在雪泥。
白下馆前时系马,黄金台下共闻鸡。扁舟定有重来约,来上春风细柳堤。
度壑穿岩窅窱通,好山多在夕阳东。望穷碧海龙宫近,踏破苍苔鸟篆工。
花坞四时常带雨,洞门终日细含风。仙踪法界如堪拟,不是蓬壶即华嵩。
细雨催春岁又除,县城灯火接郊墟。百年到我强过半,万事于人总不如。
弊齿病深抛酒盏,安心法在卜山居。东风若问新消息,多上蒲团少著书。
上元灯火斗婵娟,满月轻风夜可怜。人踏六鳌看海市,天连万炬候星躔。
楼台影里疑无地,歌吹声中合有缘。管取一春多乐事,试从今夕卜丰年。
江南地僻昼如年,春与閒人别有缘。满径落花风阵阵,一犁新雨水田田。
池塘草长诗成梦,帘幕寒轻酒擅权。四壁已空诸业尽,囊中刚剩买山钱。
少年端策觐君王,记得春阴赋玉堂。今日闭门风雪里,五更孤枕梦魂长。
薄田已就资生计,省事初营却老方。尚有图书抛未得,教儿多种翠芸香。
李贺(约公元791年-约817年),字长吉,汉族,唐代河南福昌(今河南洛阳宜阳县)人,家居福昌昌谷,后世称李昌谷,是唐宗室郑王李亮后裔。有“诗鬼”之称,是与“诗圣”杜甫、“诗仙”李白、“诗佛”王维相齐名的唐代著名诗人。著有《昌谷集》。李贺是中唐的浪漫主义诗人,与李白、李商隐称为唐代三李。有“‘太白仙才,长吉鬼才’之说。李贺是继屈原、李白之后,中国文学史上又一位颇享盛誉的浪漫主义诗人。李贺长期的抑郁感伤,焦思苦吟的生活方式,元和八年(813年)因病辞去奉礼郎回昌谷,27岁英年早逝。
黄庭坚(1045.8.9-1105.5.24),字鲁直,号山谷道人,晚号涪翁,洪州分宁(今江西省九江市修水县)人,北宋著名文学家、书法家,为盛极一时的江西诗派开山之祖,与杜甫、陈师道和陈与义素有“一祖三宗”(黄庭坚为其中一宗)之称。与张耒、晁补之、秦观都游学于苏轼门下,合称为“苏门四学士”。生前与苏轼齐名,世称“苏黄”。著有《山谷词》,且黄庭坚书法亦能独树一格,为“宋四家”之一。