团圆宝月漾空明,东去疑从不夜城。风送潮头回别浦,水兼凉气弄新晴。
鹊填银汉桥初就,雁布瑶空阵乍成。一棹中流双击楫,隔江时度紫箫声。
玉堂金马是重来,新诏青坊许并开。岂有涓埃报明主,虚烦声价筑高台。
千年礼乐还周典,一代宸奎陋汉才。直北长安天咫尺,红云无数绕三台。
渺渺碧波连白云,期君不见重思君。妒花信急春如许,折柳情多日又曛。
山色水光馀此地,酒怀诗兴忆离群。阳侯若借东风便,灯火楼船坐论文。
画旗摇曳午风多,金鼓声繁水漫波。春色二分看正好,国恩千载报如何。
江天路接心逾远,花柳村深气尚和。童冠相随单袷具,康衢时听隔林歌。
旌旗箫鼓画船过,风送长河渺渺波。水报邮签朱夏晚,岸萦官柳绿云和。
聊城不下遗书在,泰岱乾封往事多。七十二君空有箓,莫因秦汉问如何。
云际高城万国通,端阳佳节旅行中。蒹葭碧映潮头月,杨柳阴依水面风。
天近北辰龙有气,地偏东海望无穷。蒲尊箬黍依然在,楚调吴歌一笑同。
新水平畴逐马蹄,白鸥黄鸟瀼东西。风云天上身仍健,鸡犬淮南路欲迷。
倒影楼台含旭日,送春蒲柳拍长堤。美人期我城阴曲,已有风花入品题。
九天风物丽春阳,来自南郊夜未央。龙驭遥传香袅袅,鹓行时送佩锵锵。
步依玉砌雕阑绕,立近珠帘绣带长。华盖极天悬法象,此身真到白云乡。
雪片烟绡积渐和,紫坛瑶殿接星河。风行法驾尘飔尽,云护真龙雨意多。
万乘旌旗环御跸,千官綵绣湿恩波。扬雄老献河东赋,何似明堂九德歌。
星桥阁道倚层霄,一径天关紫翠遥。合殿椒兰含瑞气,九重烟雾锁春宵。
万年天子调元化,四海诸侯奉大朝。天意直教明主识,风云尽捲雪全消。
山峰叠叠水潭潭,欲断还开去始谙。净照波光深见石,远分秋色半成岚。
梦魂总不离天上,身世虚怜是斗南。买得溪船如一叶,茶烟频飏酒微酣。
行尽山程复水程,水南山径更须行。攀高渐识浮云薄,度险频惊怪石轻。
到处一身真逆旅,传来满耳总虚名。阴晴未定秋将半,忽听松声是雨声。
万古江山复此亭,天边自有少微星。人生俯仰成今昔,客里悲欢付醉醒。
谁为汉家延国祚,欲从严濑问山灵。浮云逝水秋风阔,极目遥空环翠屏。
烟霞冉冉去还迷,紫翠重重高复低。双柱插天擎日月,一溪流水隔东西。
骚人道路频回首,客子光阴觅旧题。怅望高风千仞外,敢将容易事攀跻。
年年席上看图画,秋日人从画里行。夹道古松飞盖迥,漫滩奇石綵船轻。
依山别馆云封户,入市流泉竹绕城。回首夕阳无限好,紫青如绣五云明。
李贺(约公元791年-约817年),字长吉,汉族,唐代河南福昌(今河南洛阳宜阳县)人,家居福昌昌谷,后世称李昌谷,是唐宗室郑王李亮后裔。有“诗鬼”之称,是与“诗圣”杜甫、“诗仙”李白、“诗佛”王维相齐名的唐代著名诗人。著有《昌谷集》。李贺是中唐的浪漫主义诗人,与李白、李商隐称为唐代三李。有“‘太白仙才,长吉鬼才’之说。李贺是继屈原、李白之后,中国文学史上又一位颇享盛誉的浪漫主义诗人。李贺长期的抑郁感伤,焦思苦吟的生活方式,元和八年(813年)因病辞去奉礼郎回昌谷,27岁英年早逝。
黄庭坚(1045.8.9-1105.5.24),字鲁直,号山谷道人,晚号涪翁,洪州分宁(今江西省九江市修水县)人,北宋著名文学家、书法家,为盛极一时的江西诗派开山之祖,与杜甫、陈师道和陈与义素有“一祖三宗”(黄庭坚为其中一宗)之称。与张耒、晁补之、秦观都游学于苏轼门下,合称为“苏门四学士”。生前与苏轼齐名,世称“苏黄”。著有《山谷词》,且黄庭坚书法亦能独树一格,为“宋四家”之一。