萧飒头颅感是非,半生何敢爱轻肥。相将岁晚看新制,指点年华亦故衣。
北郭严凝随瘦马,西州辛苦到残机。病来却恐浑憔悴,且试休文旧带围。
玉亭清切五云边,盆沼谁移玉井莲。来赏正逢初过雨,倚看须著半含烟。
何妨绝代称君子,准拟前身是水仙。四十年来同榜客,一尊相属醉花前。
浦溆虚堂欲暮秋,故人青眼夜深留。微风明灭渔舟火,四壁凄清戌角楼。
身世浑疑非幻境,心期千载有神游。庭前忽报中秋月,踏碎花阴未肯休。
词人南国古来多,乂渡秋江渺渺波。两地客怀俱复尔,十年心契奈愁何。
鸟啼画省常封印,帘捲钟山且对歌。后夜黄金台上路,雁书频望下星河。
幄殿高悬绛节朝,龙纹浮动瑞烟飘。地当东海开黄道,仗倚中天切紫霄。
花县千城临禹贡,华封万口祝唐尧。年时正忆胪传里,玉笋金铺具百僚。
萧萧竹树夹溪深,一雨初晴长绿阴。真意倘违空老大,野芳虽少亦山林。
好风似旧穿高榻,流水如知绕素琴。东去大江知到海,为谁烟浪送归心。
小楼长日转朱炎,妆裹残书手自签。性癖真成文字蠹,官清拟办水晶盐。
白云出岫来当户,绿树摇风送入帘。却喜到门尘事少,始知吏隐信能兼。
巧凭铢两结根芽,暗里机关顷刻花。风火阵中疑带雨,楼台影里半为霞。
催开始信由人力,摇落宁须待岁华。文菊瓶梨俱烂熳,好开怀处是还家。
泽国风涛郁未开,长缘病骨懒登台。无期远客还能至,有几重阳得再来。
黄菊自应篱下看,清霜如为镜中催。当年空负凌云气,独把茱萸首重回。
尽日风云扫不开,雪花如剪下高台。几家菜麦春犹浅,何处渔樵晚正来。
去路欲迷南过雁,馀寒尚阻北枝梅。病来辞赋浑忘却,惭愧梁园授简才。
洞中山石俯波光,窗外林花荐野芳。况有管弦相映发,尽教风雨佐清狂。
虚疑四老烟霞地,正是三江云水乡。我欲卜邻酬望想,自应团社寄篇章。
画船如鹢水云遥,閒过南溪五里桥。行人渡口出复没,急鸟沙头鸣更摇。
相携看菊留茅舍,独往寻源随海潮。无限高情付江路,林梢落日见渔樵。
斜风细雨满蕉窗,芦花蘋花绕大江。潮上水痕鱼六六,秋随天远雁双双。
破除俗累还高卧,韬卷谈锋愿竖降。物色若教供指点,青山合比鹿门庞。
楼阁参差一水西,揽衣犹自候朝鸡。葭灰巳应三阳转,帝座遥瞻北斗低。
步入花封和雪动,声传嵩祝倚云齐。太平有象君王圣,天保诗篇手自题。
新晴楼馆拂云开,万瓦含风接上台。短晷渐随阳漏长,长江元傍海开来。
云山叠叠春千里,世事悠悠日几回。倚遍阑干思无限,黄金谁筑最高台。
司马迁(前145年-不可考),字子长,夏阳(今陕西韩城南)人,一说龙门(今山西河津)人。西汉史学家、散文家。司马谈之子,任太史令,因替李陵败降之事辩解而受宫刑,后任中书令。发奋继续完成所著史籍,被后世尊称为史迁、太史公、历史之父。他以其“究天人之际,通古今之变,成一家之言”的史识创作了中国第一部纪传体通史《史记》(原名《太史公书》)。被公认为是中国史书的典范,该书记载了从上古传说中的黄帝时期,到汉武帝元狩元年,长达3000多年的历史,是“二十五史”之首,被鲁迅誉为“史家之绝唱,无韵之离骚”。
刘长卿(约726 — 约786),字文房,汉族,宣城(今属安徽)人,唐代诗人。后迁居洛阳,河间(今属河北)为其郡望。玄宗天宝年间进士。肃宗至德中官监察御史,后为长洲县尉,因事下狱,贬南巴尉。代宗大历中任转运使判官,知淮西、鄂岳转运留后,又被诬再贬睦州司马。德宗建中年间,官终随州刺史,世称刘随州。