小红开遍遥汀,明漪倒浸玲珑影。花工似惜,秋容催老,渚莲千柄。
故著幽姿,丛丛点缀,水乡烟景。料閒鸥也爱,风标如许,拚立到、斜阳冷。
宛转虹桥相映。正湖干、约丝风定。柔枝婀娜,低捎翠藻,弱牵青荇。
击碎珊瑚,罥将璎珞,粉零香剩。怅江南路远,何时花外,更维兰艇。
小园雨过。看盈盈叶底,危花难妥。照水亚枝,顾影偏怜态纤琐。
薄暝残霞数点,晴烟外、怯风吹堕。似静女、病起慵妆,临镜鬓云亸。
一朵。最婀娜。乍点注绛唇,笑齿微瑳。冶情无那。怕点閒阶翠苔破。
分付催春杜宇,莫更把、茜痕啼涴。任高阁、客去也,且留伴我。
嫩晴台榭。又压檐新绿,一片低亚。试拓窗纱,几砚生凉,碧痕泼眼疑泻。
漫研螺墨争题句,正滑腻、苔笺初砑。羡寻香、小燕身轻,穿过几重烟罅。
况是迷空翠雨,远山愁黛敛,秀色难画。挑菜期过,采菉人归,可惜好春无价。
便寻游伴携蛮榼,拌醉倒、青莎堪藉。怎因循、负了韶华,弹指愔愔槐夏。
天宇碧。冰蜍又飞上,半规孤白。翠波不动,雯华疑裂。
挂壁昏镫无焰,渐秋窗、凉影如雪。催行客。夜乌惊起,绕枝凄咽。
冷浸星痕欲滴。点征衣、方诸泪湿。如许清辉,无因向、红楼人说。
马背寻残梦,彷佛身到,琳华宫阙。太相逼。一片烟霜晓色。
玉烟匝地残蟾起,高空夜云齐敛。青女斗婵娟,散瑶花如糁。
著衣明冉冉。只吟鬓、怕教频点。更惜东篱,菊丛憔悴,旧香全减。
拢马过溪桥,空濛里、回首一番消黯。冷蕊不依枝,逐西风轻飐。
莫嫌姿太澹。好秋色、尽伊烘染。看霞外、几树丹枫,比茜桃还艳。
舞鸾镜匣流尘满。晓妆无奈鹦哥唤。掠削鬓云偏。兰钗欲坠肩。
阴阴香雾冻。欹枕春愁重。帘卷正西风。落花飞向东。
廿载辞江国。记寻春、氁衫茸帽,岁寒泉石。抛却家园三百树,漂泊天涯为客。
听吹彻、玉龙凄咽。缟鹤青猿劳怅望,绕寒溪、几度飘香雪。
江天远,梦难觅。
故人知我心相忆。砑生绡、一枝疏瘦,剪来烟驿。海月流光明似镜,冷挂珊瑚七尺。
徬佛见、旧时颜色。不分何郎吟兴减,索枯肠、试点春风笔。
镫欲灺,砚刚炙。
尺幅传心素。傍南枝、淋漓题遍,相思新句。慷慨短衣随玉帐,不道此行良苦。
看挥洒、尽饶风趣。只我沈吟添别恨,黯销魂、细雨关山路。
佳人远,碧云暮。
飘零总怨前尘误。漫裁诗、嘲桃谑柳,赏心难遇。记否巡檐同索笑,雪北香南俊侣。
空回首、旧游何处。甚日相携官阁畔,对疏花、重把凄凉诉。
展瑶席,酌兰醑。
薄醉吟肩耸。正边城、酽寒三九,敝裘孤拥。竹外横斜看最好,恰伴小斋清供。
须省识、寄时珍重。手炷水沈烟一缕,拂琴丝、谱出江南弄。
冬心抱,有谁共。
四檐晴雪悬冰冻。照文窗、凌竞蛟背,墨波浮动。十二屏山围屈曲,似有暗香偷送。
赚两两、翠禽幽哢。独夜兰釭明似豆,拥青绫、定作罗浮梦。
寒月影,逗帘缝。
弹指华年过。掩重关、鬓丝禅榻,六时清课。知己关情千里别,貌出寒花似我。
有多少、冰霜摧挫。客到任嘲玄尚白,只素衣、空惹缁尘涴。
名山约,几时果。
怀人远道情无那。划炉灰、唤添商陆,彻宵痴坐。一派角声边月晓,冷艳盈盈欲堕。
更玉齿、粲然微瑳。姑射仙姝天际想,笑骚人、有句吟难妥。
凭驿使,寄君和。
廿年旧雨,喜天涯握手,倍增幽兴。迟日园林新霁后,佔取风光殊胜。
瘦竹迎筇,枯苔印屐,柳色明衫影。湖光湛绿,小亭恰似渔艇。
最爱泉味清甘,瓶笙细响,就石支茶鼎。似此佳游曾几度,记否故山烟景。
静识禽音,乐知鱼意,懒惬閒云性。踏歌归去,一林疏翠初暝。
晚霞初散绮,正素月流空,光逗帘额。试拓疏窗,浅印一方珂雪。
凉意萧萧竹树,人静后、满庭秋色。河影直。远山不动,夜云堆碧。
携手共觅清欢,好料理吟笺,莫负兰夕。记否频年,对景漫劳相忆。
小閤玲珑如艇,浑疑泛、鸥波千尺。更漏急。生衣露华吹湿。
今夕何年,皓月当头,停杯问之。记隐囊麈尾,曾陪庾亮,皋禽朔管,曾伴陈思。
清宴西楼,冶游北里,多少骚人绝妙辞。今何处,只琼宫无恙,环佩袿徽。
晴空雾敛烟霏。算此景、年来见亦稀。尽掀髯老我,音情顿挫,随肩爱弟,才调恢奇。
兰席平铺,螺窗尽拓,觚爵齐腾逸兴飞。烧高烛,擘蛮笺十样,醉墨分题。
风度疏篁,露下高梧,清辉转扬。更凉莎绕砌,蛩声断续,明云度水,雁影微茫。
绿酿浮杯,红纱照坐,起舞当筵低复昂。秋光好,且冷吟閒醉,此计差长。
偶然阑入欢埸。有俗客、前来兴也妨。恰人如两晋,襟怀洒落,樽开三雅,裙屐回翔。
笑语官奴,兼呼末婢,落笔争誇锦绣肠。流连久,爱清言郭象,狂态袁羊。
对月高歌,细数生平,纷纷角张。叹少儒戎幕,徵裘凋敝,相如园令,赋笔摧藏。
寄泪音书,惊心烽火,容易人归百战场。吾衰矣,渐容销秦镜,鬓点吴霜。
风沙古塞伊凉。竟误认、他乡是故乡。怅五湖烟水,空思泛宅,廿年尘土,未许搴裳。
忍负盟鸥,更骑官马,羞向关西道姓杨。谁招隐,说小山丛桂,吹满秋香。
权德舆,唐代文学家。字载之。天水略阳(今甘肃秦安)人。后徙润州丹徒(今江苏镇江)。德宗时,召为太常博士,改左补阙,迁起居舍人、知制诰,进中书舍人。宪宗时,拜礼部尚书、同中书门下平章事,后徙刑部尚书,复以检校吏部尚书出为山南西道节度使。卒谥文,后人称为权文公。