兰台著作,让阿兄独步,甘心投笔。别有奇功垂史册,伯仲居然双绝。
远度龙荒,穷探虎穴,不负封侯骨。佣书碌碌,小儒何处生活。
当日绝塞留屯,孤军制胜,拓地通疏勒。万里功名真唾手,依旧玉关生入。
故国魂归,高原冢在,三尺麒麟碣。我来凭吊,英风犹振林樾。
是耶非、人间天上,一抔埋恨荒土。蛾眉诀绝须臾事,此地六军曾驻。
君看取。剩满地、苔钱泪洒胭脂雨。延秋古路。怅凝露香销,剪霜红葬,寂寞佛堂树。
伤心处。零落霓裳小部。千秋绝调谁谱。一般解脱龙华劫,不及雪衣鹦鹉。
真浪语。浑不信、玉真自返蓬山去。香盟已负。纵拔地生天,慧因重證,此恨也难补。
楼角初融晴雪,帘旌低衬明霞。佳游彷佛章台路,细马玉鞭斜。
小艳疏香时候,娇歌脆管人家。东风从此须珍惜,二十四番花。
侧侧轻寒夜漏分。纤纤月影碧笼云。逗出春光刚一线。
初见。如尘似梦最销魂。
看到团圞知有待。无奈。清辉偏照别离人。才把閒愁抛撇去。
凝伫。镜中眉样又逢君。
耳鸣不是闻鼙铎,铃声晚来凄警。古堠烟寒,空槽月落,一片宫商相应。
清圆入听。更似怨如愁,助人销凝。夜雨唐宫,千年恨事劫灰冷。
花丛旧游堪忆,绾风绒索动,香梦初醒。鹦母帘前,猧儿帐底,不是者般情景。
千回记省。问飘荡行踪,甚时方定。伴我心旌,共摇春夜永。
是谁散打虾蟆鼓,声声恰环邻屋。逗破黄昏,敲残白晓,不管离人眠熟。
跳珠撒菽。似玉虎牵丝,桐鱼呼粥。记否当场,筝琶滚遍六州曲。
严城曾伴刁斗,正边烽夜警,急响相续。旧事心惊,长途耳倦,孤枕那禁枨触。
更阑转促。又搀入寒鸡,数声咿喔。催堕镫花,背人红簌簌。
两茫茫、神仙富贵,邯郸古道行客。酒边却话才人恨,零落好春堪惜。
薄命妾。休怅望、钿车梦断琼楼月。苕华一阕。记当日丛台,妖歌嫚舞,转眼也消歇。
人何处,谩道上清沦谪。蕊珠依旧宫阙。年华最怕经风雨,多少粉魔香劫。
寻解脱。除非问、青瓷枕里丹砂诀。情肠傥热。便金屋藏卿,云台著我,还是梦中说。
屈指春来才七日,行人去去何之。别离不惯苦相思。
倩谁簪綵胜,为我把金卮。
雁后归期全未稳,吟情也比花迟。江南消息早梅知。
疏香官阁梦,冷蕊草堂诗。
荡晴云,流晓月,绿影渺无际。桥断虹腰,匆匆阻征骑。
举鞭指点斜阳,英雄何处,怎烟景、苍凉如此。
黯凝睇。惆怅铜雀高飞,无人识遗址。鸳瓦零星,也没魏宫字。
只馀一掬春波,盈盈东注,是多少、望陵人泪。
除却江梅,算春风消息,伊最先知。萧疏篱根石角,见两三枝。
宫罗几叠,怯朝寒、纤瘦难支。依稀似、玉人栀貌,恹恹小病阑时。
香国何人试巧,怪轻匀蜂额,细剪莺衣。风流未输弱柳,金缕低垂。
初三淡月,逗微光、偷照幽姿。凭寄语、东君著意,莫教担误花期。
滑滑春泥朝雨罢。小卓双轮,人住旗亭下。一抹淡烟青欲化。
乳鸠还把轻阴骂。
韶景抛人弹指乍。柳惜残春,槐自迎初夏。为问晴光如可借。
丙丁帖子催教画。
趁时梳里,恰明姿玉润。花朵盈盈压危鬓。更横波犀利、巧步尖纤,谁得似,一种可人风韵。
綵云行不得,笳啭音高,羯鼓匀圆四弦紧。衮遍小凉州、浅立筵前,又软语、流莺声近。
长记得、相逢踏青时,看细马春衫、倍怜轻俊。
几番邂逅,信十分閒雅。不是矜持见时乍。看银泥裙褶、金屑檀槽,贪顾曲,不觉酒阑镫灺。
也应怜宋玉,月夕霞朝,为尔腰围瘦堪把。秀色远山横、好倩丹青,写鬓影、春风图画。
算标格、真应伴才人,坐翠竹丛边、玉梅花下。
阿环娇丽,正秾妆却扇。半亸丛鬟贴金钿。恍罗浮凤子、五色翩褼,双垂手,三叠霓裳拍遍。
有缘连榻坐,对话江南,吴语关心最清软。一曲紫云回、赏杀娇喉,红氍上、明玑铺满。
更别有、风流系人思,听冷雨幽窗、恁般凄怨。
天然黠艳,是薰香佳侠。放诞卿还用卿法。正落梅妆罢、堕马梳成,同心带,双绾红绡尺八。
鸳鸯生怕捉,隔著芙蓉,未许相亲便相狎。讔语故嘲伊、浅笑佯嗔,腮涡畔、红潮一霎。
只病酒、心情可怜生,便小盏当花、忍教轻呷。
司马迁(前145年-不可考),字子长,夏阳(今陕西韩城南)人,一说龙门(今山西河津)人。西汉史学家、散文家。司马谈之子,任太史令,因替李陵败降之事辩解而受宫刑,后任中书令。发奋继续完成所著史籍,被后世尊称为史迁、太史公、历史之父。他以其“究天人之际,通古今之变,成一家之言”的史识创作了中国第一部纪传体通史《史记》(原名《太史公书》)。被公认为是中国史书的典范,该书记载了从上古传说中的黄帝时期,到汉武帝元狩元年,长达3000多年的历史,是“二十五史”之首,被鲁迅誉为“史家之绝唱,无韵之离骚”。
方干(809—888)字雄飞,号玄英,睦州青溪(今淳安)人。擅长律诗,清润小巧,且多警句。其诗有的反映社会动乱,同情人民疾苦;有的抒发怀才不遇,求名未遂的感怀。文德元年(888年),方干客死会稽,归葬桐江。门人相与论德,谥曰“玄英先生”,并搜集他的遗诗370余篇,编成《方干诗集》传世。《全唐诗》编有方干诗6卷348篇。宋景佑年间,范仲淹守睦州,绘方干像于严陵祠配享。