莺咽奼唱,听红牙频点。银烛千枝吐兰焰。怪纤纤过酒、小小藏钩。
看瘦影,何事翠蛾偷敛。
绀园留慧种,栴树双林,肯共群葩斗华艳。回首夙生因、解怨飘零,道歌扇、舞衫都厌。
料别后、秋心定凄凉,对月淡花疏、此儿堪念。
宝晕销痕,仙云散影,三五明蟾艳婉。暗酿春娇,全迷夜色,镫火六街零乱。
无奈馀寒峭,尚未放、绣帘高捲。一般笑语盈盈,翠楼多少游伴。
谁念旅愁孤馆。觉点碧裁红,旧情全懒。心字香销,双花烛灺,怕听边城歌管。
凝想江南信,早开过、梅花一半。剩有閒情,彩笺新句题满。
万里分携真草草。流水东西,呜咽伤怀抱。削雪千山山四绕。
塞程迢递何时到。
我亦风尘行未了。羸马黄昏,缺月来相照。独火荧荧村店小。
夜寒禁断人声悄。
华年弹指,最难忘、只是酒旗歌扇。金粉南朝行乐地,水榭中宵弦管。
杨柳情丝,海棠梦影,醉眼春撩乱。分香帕子,行行新句题满。
谁念关塞栖迟,吴云万叠,离恨连天远。烟月秦淮无恙在,依旧兰桡波暖。
画角吹愁,铜荷飘泪,听彻更长短。沈思往事,酒醒人在孤馆。
药炉烟里,怪春来、小病厌厌如许。玉琢相思金铸泪,只有此情难诉。
麝炷香销,铅波镜掩,谁与修眉谱。沈思往事,总如春梦无据。
须信交颈鸳鸯,双头菡萏,惯入閒词赋。留得情肠经劫在,花鸟也堪千古。
光碧堂前,蕊珠宫畔,待觅游仙侣。三生慧业,未妨多作情浯。
且食蛤蜊,那知奴价高于婢。裸衣亭上大声呼,何与痴人事。
年少疏狂意气。叹此日、消磨尽矣。风沙裘剑,莽莽天涯,竟无知己。
仰屋著书,千秋万岁谁传此。不如鱼鸟见流连,肆意酣歌耳。
客舍西风又起。忆故国、莼鲈正美。几时归去,一棹飘然,五湖烟水。
相思人隔榆关道。芳心却怪春来早。低语祝花枝。人归开未迟。
黄昏听玉漏。影背明镫瘦。香梦绕屏山。云迷第几弯。
申椒密缀骊珠颗,玲珑是谁呈巧。郁烈盈怀,匀圆在握,雅称骚人襟抱。
奇芬缭绕。似颂过灵花,酌来春醥。佩作香璎,辟邪不用铸刚卯。
休嫌幻成圆相,当风偏逆鼻,生性孤峭。兰是同心,桂原共气,风格自怜差老。
禅机悟早。爱百八牟尼,一般香妙。證人闻思,带些辛味好。
文鳞六六巴江到,蛮笺百番相赠。海藻输华,溪藤让滑,幅幅琉璃光莹。
粉痕红凝。更染透桃花,十分妍靓。韵事流传,锦官城外薛涛井。
宫中晓寒曾赋,衍波题未了,仙梦催醒。冶习销磨,香词零落,不似当年吟兴。
旧游追省。把袍袄留题,遍钞还剩。待仿银钩,拨灯销夜永。
留烟渲翠,借雾迷香,春意无限。薄霭冥濛,吹上苔衣微泫。
鹊脑慵添炉篆细,龙唇罢抚琴丝缓。傍雕阑,问小桃无语,似含娇怨。
听屋角、午鸠频唤。惆怅芳时,晴景难见。窣地帘波,斜倚枕函人倦。
好梦竟随兰信杳,幽情不逐花风展。望吴关,谩凝眸,绿芜天远。
锦瑟无端移玉柱。客鬓萧疏,弹指华年误。婪尾酒寒杯懒举。
劝人空费流莺语。
试看小园桃李树。嫩绿阴阴,一抹朝烟护。花片似知春去处。
随风万点寻春去。
衰柳石桥边。且放江船。夕阳明上鹭鸶肩。瑟瑟丛芦声似雨,万顷秋烟。
风紧布帆偏。黯澹霜天。夹衣寒重要添绵。回首家山青渐远,乡思凄然。
愁脉脉。抱影独眠荒驿。阶下寒蛩啼不歇。秋声高一尺。
凉浸罗衾疑湿。露气隔帘吹入。单枕中宵频转侧。梦云无处觅。
记否徵歌桃叶渡,当筵频醉罗裙。东风吹暖一楼春。
花香欢气息,柳弱妾腰身。
漂泊天涯人易老,佳游早谢前尘。药炉经卷伴黄昏。
鬓沾秦塞雪,梦断楚山云。
鲜云乍卷,丽景初舒,箫鼓晴郊闹。朱幡翠葆。纷成队、儿女拦街欢笑。
蹄莹角矫。讶刻画、形模偏肖。待来朝、扑散香尘,看彩丝争袅。
陌上春泥融了。渐软红吹涨,花信先到。玉骢騕袅。
寻芳客、别有珊鞭萦绕。田家相报。听远树、架犁催晓。
好呼童、饭犊烟坡,劝东畲耕早。
丘明(姓姜,氏丘,名明),华夏人,生于前502年,死于前422年,享年80岁。丘穆公吕印的后代。本名丘明,因其先祖曾任楚国的左史官,故在姓前添“左”字,故称左史官丘明先生,世称“左丘明”,后为鲁国太史 。左氏世为鲁国太史,至丘明则约与孔子(前551-479)同时,而年辈稍晚。他是当时著名史家、学者与思想家,著有《春秋左氏传》、《国语》等。他左丘明的最重要贡献在于其所著《春秋左氏传》与《国语》二书。左氏家族世为太史,左丘明又与孔子一起“如周,观书于周史”,故熟悉诸国史事,并深刻理解孔子思想。