禅心京国寺,云树大江东。法象超尘外,清谭入梦中。
朝趋春殿日,经礼夜坛风。应喜淮阳信,天寒有雁通。
星河不动晓苍苍,淮楚人烟接混茫。客路风光未寒食,马头山色又滁阳。
车书人物今王业,禾黍桑麻古战场。北望天兵四千里,貔貅万骑俨成行。
几回投笔厌窗鸡,今日云边入马蹄。欲赴陈王燕平乐,还同李愬入淮西。
羽书烽火三方静,紫塞黄河一路题。喜得宠行诗句好,船头夜夜烛虹霓。
夜泊淮堤近五河,恶风吹面叹蹉跎。青山更比吴中少,绿浪翻同汉水多。
去国何须事弓剑,思亲有泪落烟波。三千里外江南客,却倚月明闻楚歌。
旧县新城取次过,百年世事几风波。挂帆客过沽春酒,复业人归理钓蓑。
山水未生淮白少,暮云欲尽海青多。客怀不及南飞雁,也逐閒鸥到涧河。
飘飘帆席去如驰,坐倚船窗看晚炊。河口驿亭题泗水,山头县郭认盱眙。
当年楚汉兴亡处,今日风云际会时。已筑祖陵开寝庙,黄童白叟望旌旗。
泗州城北项王城,千古令人叹未平。韩信归刘知有主,范增辞楚计无成。
江淮不洗英雄恨,鱼鸟犹疑叱咤声。欲唤春醪奠遗迹,风帆催客赴脩程。
雉堞平来事已休,淡烟芳草一荒丘。蒯生不作忠君计,吕氏方为少主忧。
烹犬有时应自喜,缚鸡无力岂长谋。泗河两岸离离石,留与行人系晚舟。
不觉离家月再圆,船头插柳记流年。短衣乌帽四千里,落花游丝三月天。
梦里松楸隔吴越,眼前行李到幽燕。流光倏忽不相惜,几时归种山阴田。
年年出郭送残春,短履轻舟四五人。斗草赋诗分险韵,折花行酒记多巡。
山从茑坞看青霭,水入梅溪采白蘋。今日春归身是客,天涯相忆泪沾巾。
百年形胜几风尘,此日升平气象新。月里鼓钟官寺晚,鸥边杨柳故宫春。
停桡老客经游少,横槊将军感慨平。惟有怀陵芳草色,东风依旧绿如茵。
重重城阙拥层台,画栋雕阑四面开。海岱浮云疑地涌,旌旗拂日自天来。
平田断陇参差见,细柳柔桑取次栽。过客登临能作赋,悬知独有乐天才。
羽檄徵兵下朔方,三军已过古渔阳。天连沙草春无尽,雪点周庐夜有光。
后顾车箱疑甲第,前驱驰马若群羊。据鞍莫赋从军曲,留记成功轶汉唐。
晓问前驱晚问营,橐驼牛马一时鸣。贪依水草宁辞远,恐湿旌旗却爱晴。
灯火照山星万点,箭筹传令月三更。渔阳已尽辽阳到,早卜宁边息战争。
紫塞高峰积雪明,黄沙古迹细烟横。身从北地三都尉,目断秦人万里城。
渡处水横朝洗马,望边月黑夜翻营。辽阳只在云山外,更入东风几日程。
白居易(772年-846年),字乐天,号香山居士,又号醉吟先生,祖籍太原,到其曾祖父时迁居下邽,生于河南新郑。是唐代伟大的现实主义诗人,唐代三大诗人之一。白居易与元稹共同倡导新乐府运动,世称“元白”,与刘禹锡并称“刘白”。白居易的诗歌题材广泛,形式多样,语言平易通俗,有“诗魔”和“诗王”之称。官至翰林学士、左赞善大夫。公元846年,白居易在洛阳逝世,葬于香山。有《白氏长庆集》传世,代表诗作有《长恨歌》、《卖炭翁》、《琵琶行》等。
范仲淹(989-1052年),字希文,汉族,北宋著名的政治家、思想家、军事家、文学家,世称“范文正公”。范仲淹文学素养很高,写有著名的《岳阳楼记》。