雾雨昏不醒,东风晓能酸。我食日不足,宁忧三日寒。
去年今日时,桃李半狼藉。能随里门儿,买饧作寒食。
人言二月时,霏雨生树杪。天色何时光,要向寒食少。
江南舟轧鸦,江北马连翩。经春不能赏,谁云不关天。
春风未渠尖,花草有矜色。酴醾会倾城,牡丹欲倾国。
古德杖头挑,今师竿下取。月满体自如,清光无处所。
昔人钓忘饵,今师亦忘钩。静夜江不湍,孤光送归舟。
汉宫时世妆,承恩娇姊妹。解道根蒂同,如何两心背。
映立自亭亭,吸饮风露饶。不作恩与怨,世间儿女妖。
馀不溪上山,映我杯中绿。我醉狂欲歌,潜蛟睡方熟。
溪面寒无风,澄莹千丈绿。我欲放轻舠,霜镜不可触。
我忆谷口孙,气貌清而腴。山潜三十年,吐此百卷书。
嗟哉谷口孙,句法何摧藏。骨冷归九原,古意堕渺茫。
城楼百尺兀相望,帝作东辅拱神州。当日隋家漕渠柳,至今春在末梢头。
柳条明媚欲变色,便想春思浩无涯。行人手挽不忍断,云此生意方萌芽。
李贺(约公元791年-约817年),字长吉,汉族,唐代河南福昌(今河南洛阳宜阳县)人,家居福昌昌谷,后世称李昌谷,是唐宗室郑王李亮后裔。有“诗鬼”之称,是与“诗圣”杜甫、“诗仙”李白、“诗佛”王维相齐名的唐代著名诗人。著有《昌谷集》。李贺是中唐的浪漫主义诗人,与李白、李商隐称为唐代三李。有“‘太白仙才,长吉鬼才’之说。李贺是继屈原、李白之后,中国文学史上又一位颇享盛誉的浪漫主义诗人。李贺长期的抑郁感伤,焦思苦吟的生活方式,元和八年(813年)因病辞去奉礼郎回昌谷,27岁英年早逝。