今古时清罚自清,由来谳狱赖儒生。将军误怪狱吏贵,廷尉今称天下平。
万态讵容逃水镜,此心真欲似权衡。公家世德高门阀,更看阴功踵令名。
云乱修堂冰不如,妙香随处满空虚。头陀浩劫衣尘在,回向此生心地初。
涉世情疏终简懒,爱山缘重费消除。道人劝我深发省,相对五更听粥鱼。
三刀昔梦剑东州,援笔今看峡倒流。晚岁拾遗长忆弟,异乡王粲忍登楼。
微官等是身悬寄,平世何曾道阻修。他日归飞两黄鹄,伴侬苕渚共赓酬。
梦想风神不记春,相逢欲看梦中因。安知晚岁归吴客,却见当时入洛人。
赋似文园真有气,诗非子建谅谁亲。会须剪烛西窗语,莫怪长头酒事频。
洗盏初尝曲米春,一樽相属是前因。忽惊万顷月波上,相对九霄风露人。
十载京尘如梦破,半生鸥鸟已心亲。他时唤取何郎到,要遣官梅动兴频。
畴昔江湖自在身,而今骑马犯边尘。宁无楚尾吴头梦,历遍燕南赵北春。
壮士似渠终有遇,衰年如我尚谁亲。屈州抑县不伸里,老此嵚嵚可笑人。
苗山风驭日翩翩,人道桐棺葬此巅。今事独闻鸦种麦,故村不见鸟耘田。
远忧边塞清无日,更望仓箱屡有年。收揽封疆归禹贡,忍看兵气污山川。
清晓传呼振戟衣,泮林云日炫旌旗。风尘贴妥投戈后,色笑雍容劝学时。
先世流芳今有继,圣衷图旧正畴咨。王褒愿草得贤颂,可但中和宣布诗。
故山畴昔奉英游,老去功名失路头。江海一官如许冷,田园三载不知秋。
谢公塘外千峰紫,何楷庐边一径幽。心折少陵存殁句,恨无酒力破劳愁。
鉴湖列嶂自天开,云色岚光入酒杯。忽遣同游有陶谢,故应交契拟陈雷。
他乡日日典衣醉,公事时时牵马来。要买扁舟穷胜绝,共追樵径晚风回。
飘零暮景今如许,惭愧高人久卧庐。好客儿童总欢喜,多情草木自扶疏。
百年梦幻真何有,一壑风烟尚借居。寄谢南台温御史,此身休戚正关渠。
向来多病更多忧,命与谁谋出怨仇。坐念甘泉方避暑,不知楚泽又悲秋。
长蛇肆毒心犹在,战马何时鞚暂休。横榻故人身卫主,素书能复讯侬不。
二纪风埃长作客,了知身世是蘧庐。老来诗酒都无味,乱后交亲未肯疏。
曾见雄风追楚赋,尚堪雌霓读郊居。愿公先卜嵌岩隐,秦利宁忘郑国渠。
异时畎亩不忘忧,避俗今犹若避仇。直指威声曾震岳,封章义气欲横秋。
诗成故客知无敌,酒尽凭谁为起谋。岁晚相逢山在眼,从公脚历颇能不。
紫梅溪上春先到,馀不沙边草未芳。五字真曾赋桑落,四弦犹忆调枫香。
雪中孤艳应愁绝,竹外斜枝不掩藏。永望佳人在空谷,此时幽独未须伤。
李峤(644~713) ,唐代诗人。字巨山。赵州赞皇(今属河北)人。李峤对唐代律诗和歌行的发展有一定的作用与影响。他前与王勃、杨炯相接,又和杜审言、崔融、苏味道并称“文章四友”。