晚结使君知,方怜进级迟。谁云迁转日,却是别离时。
五马骄难絷,双鱼远未期。汉庭归又近,何以慰吾私。
秋日江风好,帆开桂棹閒。暂因看远岫,不觉过重湾。
浦树浓兼澹,沙禽去复还。清怀收景物,尘俗讵应关。
算驿常年定,征帆隔月开。宁知大寒后,才过小孤来。
五两占风变,三阳拥岁回。江山倘延我,更为一持杯。
抱屈君何似,鲲鱼尚北溟。壮心霜剑白,旧业晓灯青。
归梦缘先垄,离歌忽短亭。清才当用世,谁复徇山灵。
流年经六十,病与世相违。朋旧容疏懒,林丘隔是非。
形常忘彼我,佩岂赖弦韦。醉向屠苏席,春盘野菜肥。
有美归州牧,乘秋访钓滩。函开青桂藉,舟舣白蘋湾。
且复临岐醉,休歌行路难。衰迟幸相慰,时遣素书还。
承明丹诏下,仗斧却南行。霜露严秋令,星河验晓晴。
滇池寒水净,粤岭野花明。况逐潘舆去,乡人与有荣。
野人争席后,倦客忆家时。白鸟湘云外,青蘋汉水湄。
饮馀中圣酒,歌尽远游辞。懒性无他羡,泥中曳尾龟。
书屋水云东,轩车路忽通。烟霄十年别,虾菜一尊同。
问俗先民隐,论诗到国风。向来多献纳,台省竟需公。
屋边沱水日淙淙,风物元应擅楚邦。兰芷生连垂钓石,凫鹥栖近读书窗。
城东晓色闻孤角,畦外春流带九江。为约扁舟他日会,狂歌来和郢人腔。
懿亲昭代托椒房,共说儒家世泽长。九有山河光地道,万年历数在天潢。
冀方泰运缘尧母,周室才难重邑姜。戚里候门霄汉上,春风依旧作书香。
申州每忆经行处,出守怜君近故乡。九曲春流绕阡陌,三关风气护城隍。
耕桑只似巡南楚,甘旨何妨到北堂。亦有岘山堪勒石,路人休漫说襄阳。
千寻峰顶立斜阳,指点方隅认故乡。山势北来蟠地远,雁行南去绕天长。
寒溪周折泉逾碧,霜树萧森叶尽黄。俯仰乾坤无限意,百年勋业愧堂堂。
归槎泊近岳阳城,城上登楼逸兴生。春渚雾连芳草合,风船影没乱帆轻。
百年不尽忧时意,千载空悬吊古情。独喜轩辕丹井在,夜深犹有蛰龙声。
青郊车马竞寻芳,谁道幽兰可谷量。山暖英灵常欲醉,风回草木尽成香。
郭生翡翠何胜咏,谢氏阶庭未足方。见说楚人滋九畹,扁舟还拟泛沅湘。
刘长卿(约726 — 约786),字文房,汉族,宣城(今属安徽)人,唐代诗人。后迁居洛阳,河间(今属河北)为其郡望。玄宗天宝年间进士。肃宗至德中官监察御史,后为长洲县尉,因事下狱,贬南巴尉。代宗大历中任转运使判官,知淮西、鄂岳转运留后,又被诬再贬睦州司马。德宗建中年间,官终随州刺史,世称刘随州。