雨后云光湿晓星,朝来风意漠芳坰。征衣已带前山色,春路还留夹道馨。
花气归从莺语碎,林烟散作马头青。古来极目伤心处,况复惊时此地经。
驱驰忆昔此中归,联袂诸君剖上畿。燕鲁齐吴三叠尽,东西南北五年违。
歌城琴父双寥寂,为陆辞丘半是非。马上询人惊欲泪,故堤柳色共依依。
红尘拨尽别为天,只此清樽不易然。暑鸟依亭惊客至,游鱼仰沫听音前。
欢来临涧觞飞羽,醉后扶鞍马似船。莫讶知章狂态出,羸君柳絮拂归鞯。
朝看一叶下凉襟,昨夜商飔初动林。周史空悬三日令,楚臣已迫四时心。
新来乳雁横霄影,老尽鸣蝉咽露音。始觉朝清秋易肃,西郊不用更迎金。
京华不碍石泉踪,为爱秋初野外容。微变原情因雨过,轻凋林色尚云封。
草芳欲怨鹈先出,露白翻思人可从。此际清怀堪四掬,未须眉爽倩西峰。
草际轻烟云际阴,萧萧秋望自秋吟。也知赢肃分天地,无奈登临尽古今。
野意平分悲客气,时光同出达行心。何当选厉依兹节,一趁西飘扫若林。
西杓挹露斗浆浮,多病相如自渴愁。无好无能时倚柱,独清独醒半行游。
图书以外他何物,神骨之间或似秋。却叹凄其絺绤际,缁衣敝改孰为谋。
栖栖马背自清狂,六载冰衙弟子行。玉佩羞看门下铗,朱衣竞哂酒炉鹴。
已怜梅摽今三实,忽见葭苍此一方。揽辔逍遥歌九辨,愿言思古莫心伤。
劳劳尘足忽秋惊,羁旅燕天怅友生。懒骨如余羞径捷,素心于子觉名轻。
独留文史山中富,正想须眉江上清。四载为期今复订,梧风葭露忆初迎。
别君犹索祖君诗,聚散随缘总莫期。南北岐途千载泪,漳潮衣带一方思。
凭兹别意难言处,正想离情无尽时。和汝唱予俱一况,劳劳休作渭城词。
朱宿衔烟朝露晞,星车破暑此时归。飘尘北拥悲鸿渡,积翳南昏泣燕飞。
自叹泥躬随蹇蹇,翻愁迷路滞騑騑。燕台回首晴空蔽,不但征人面目非。
我本青山尘外侣,自从逐队效驱驰。频年客路长销夏,到处人言亟失时。
入眼沧桑知几变,举头云物正堪思。晓来征陌轻阴覆,一片秋心细雨吹。
黄河天际落徐封,晓气迎车净客容。云接浮光生渺汉,山含远润入幽峰。
西来万里流何极,北上千帆影自重。却叹寻源非汉使,会应东海问朝宗。
雨涨三山滞客津,吴江夜半越潮沦。遥知宋渡新来岁,再见苏堤旧日春。
身在峰飞观折水,心如湖止任游人。扁舟几度思洄溯,无那秋风欲楚蘋。
百里芜湖十日程,退寻进尺较平生。与波上下非吾事,阻道流洄是客情。
击楫徒兴当日舞,布帆难借此宵横。永怀不寐飞江月,洗却千愁照独清。
司马迁(前145年-不可考),字子长,夏阳(今陕西韩城南)人,一说龙门(今山西河津)人。西汉史学家、散文家。司马谈之子,任太史令,因替李陵败降之事辩解而受宫刑,后任中书令。发奋继续完成所著史籍,被后世尊称为史迁、太史公、历史之父。他以其“究天人之际,通古今之变,成一家之言”的史识创作了中国第一部纪传体通史《史记》(原名《太史公书》)。被公认为是中国史书的典范,该书记载了从上古传说中的黄帝时期,到汉武帝元狩元年,长达3000多年的历史,是“二十五史”之首,被鲁迅誉为“史家之绝唱,无韵之离骚”。