古巷萧然车迹惜,黄昏风雨掩柴扉。两三更后愁难遣,六十年间事尽非。
白发遮羞余皂帽,青灯课读失慈帏。自怜不及空阶石,借得青苔作绿衣。
华年误尽苦吟诗,斗角勾心未必奇。坐困愁城聊代哭,生逢盛世敢言饥?
批霜尚为头颅惜,食肉徒将口腹欺。幸有山林容老物,读书学圃两非宜。
懒从灯下看吴钩,尚爱名山欲卧游。老去文章拼贱卖,由来福慧莫兼收。
多纹脸似风吹水,思饮心随月上楼。且喜登床寻梦易,雨余天气似初秋。
自笑余生万事空,闲来江畔羡渔翁。黄昏乱苇丝丝雨,绿褪残蓑叶叶风。
短笛吹时音袅袅,香粳饱后乐融融。夜阑睡去灯犹亮,照到波心一线红。
空堂从此积香尘,难得双双入幕宾。栖宿应无羁旅恨,呢喃似说主人贫。
一年别后春如梦,千里来时花正新。朱雀桥边风景异,偶然回首莫伤神。
独立苍茫泪湿衣,看花回首故人稀。悲欢不尽因离合,今昨何能定是非?
只恐梅香彰窦臭,岂宜燕瘦妒环肥?余生尚作江湖梦,寄到当归不肯归。
隔水偏能断羽鳞,文缘再续竟无因。那从末俗求知己,却为凉风忆故人。
老我形骸犹放浪,知公才调最清新。山城风雨鸡鸣夜,剪烛论诗迹已陈。
寄栖聊胜鹊无枝,醉亦无妨醒亦宜。酒罄恰逢人问字,灯明似劝我吟诗。
延龄敢望回春药?惜目慵看将败棋。信是西山泉石好,卜居何必问耆龟。
郊原四望草萋萋,耳畔莺声似学啼。有意春光随左右,无情流水自东西。
寻芳昔日狂于蝶,遣兴何时醉似泥?且喜高楼香茗熟,杖藜扶我上危梯。
读书未可慰平生,失意徒令世俗轻。耕砚迄今无稔岁,作诗垂老有虚名。
亲朋契阔知谁在,岁月蹉跎更自惊。买得一壶何处醉?绿杨留我最多情。
江山一览焕然新,岁月频催春复春。壮不如人遑待老,富无求处且安贫。
只宜友视杯中物,未必儒为席上珍。策杖也随蝴蝶后,看花那肯负芳辰。
独怜田野景清幽,茂树盘桓羡牧牛。岁月骎驰难免老,江山摇落易悲秋。
功名奚似杯中物,今昔徒嗟镜里头。惭愧风流白居易,犹教小玉唱伊州。
斗室徘徊诗未成,喃喃语细不闻声。推敲未觉旁人笑,工拙先由自己评。
半夜抽毫灯欲烬,几回搔首帽将倾。此时情况君知否?词客原非浪得名!
江山劫后恨重重,泪湿铜驼背上峰。游艺生平惟恃笔,缓行里许未须筇。
匡时媚世皆无术,息影埋名别有衷。我辈精神相感应,宁争机会一朝逢?
文章知己最难求,寒士常贻笔墨羞。刮垢知公殊俗眼,论诗许我出人头。
未遑接席亲光霁,且喜吟笺密唱酬。莫说登龙偿夙愿,回车从此恸西州。
司马迁(前145年-不可考),字子长,夏阳(今陕西韩城南)人,一说龙门(今山西河津)人。西汉史学家、散文家。司马谈之子,任太史令,因替李陵败降之事辩解而受宫刑,后任中书令。发奋继续完成所著史籍,被后世尊称为史迁、太史公、历史之父。他以其“究天人之际,通古今之变,成一家之言”的史识创作了中国第一部纪传体通史《史记》(原名《太史公书》)。被公认为是中国史书的典范,该书记载了从上古传说中的黄帝时期,到汉武帝元狩元年,长达3000多年的历史,是“二十五史”之首,被鲁迅誉为“史家之绝唱,无韵之离骚”。