半世家贫累老妻,父书徒读愧修齐。忘机友欲盟鸥鹭,争食吾宁与鹜鸡。
兵马纵横闲看弈,江天俯仰独扶犁。眼前一幅萧条画,十里平芜夕照低。
背山面水野人居,黄叶飘残竹木疏。策杖寻梅村以外,脱衣换酒岁之余。
食贫有粥宁希肉,忆友无诗不寄书。留得寒畦三五亩,岂宜赪尾叹鲂鱼。
贫病交侵记麦秋,不惟脚肿面犹浮。死生已悟彭殇妄,饥饱宁关丰歉收。
局外观棋还守默,椟中藏玉肯求售。扁竿挑菜入城市,且为茶香尽一瓯。
暮年身世百无聊,俯仰微吟寄慨遥。瓦釜雷鸣佣复羡,酒帘风软喜相招。
一蓑细雨朝巡陇,半里斜阳晚过桥。抱瓮去来瓜又熟,江湖回首梦痕消。
才了农忙冬亦终,蒸藜煨芋味无穷。十年足遍江湖客,一变身为田舍翁。
饯腊讵嫌村酒薄,赠诗犹爱野花红。山妻老去寒衣少,有桶犹堪避冽风。
雨余云散见遥峰,抹翠如妆晚尚浓。此日供人舒望眼,当年劳我插行踪。
寒溪有影留残月,怪石无言对古松。寄语山中麋鹿友,樵夫别后已龙钟。
割鸡割肉两无关,渐被尘埃掩旧颜。今日偶然翻眼底,当年曾不去腰间。
锋芒易挫终成钝,草莽难除且退闲。延濑歌残人亦老,岂宜携手再登山。
窗外芭蕉叶欲残,挑灯听雨夜漫漫。万重愁绪肠千结,六十年华指一弹。
肯向参苓求缓死,尚劳朋旧劝加餐。人间风雨消磨尽,剩有吟诗兴未阑。
谁谓歧途多易迷,飞鸿踪迹遍东西。十年空惹一头雪,独坐惭看双脚泥。
信是灌畦难学圃,何妨徙宅亦忘妻。早秋已用伤摇落,杨柳依然绿满堤。
长途殊苦汝奔波,衰落其如家运何。且喜门庭犹可认,须知骨肉已无多。
天乎虽大心还狭,叔也无成发已皤。比似春来梁上燕,不能忘是旧巢窝。
嗜茗谁云老不宜,一杯在手易成诗。虚惊巢覆无完卵,恰好茶名有寿眉。
市井寄踪毋亦俗,文章写意岂求知。浮生渐与世情淡,不即何妨更不离。
随处春光总可怜,绿杨留客意缠绵。爱从叶底窥蝴蝶,厌向风前听杜鹃。
感旧已无新涕泪,看花还有旧姻缘。浮生好景难多得,寄语羲和缓着鞭。
写尽桃花几叠笺,春来诗思更缠绵。艳香昔慕王疑雨,通俗今师白乐天。
红粉怜才成隔世,金丹换骨又何年。吟髭多为推敲断,秋夜灯前与枕边。
暮阴抱瓮力难胜,虱处农村最下层。黄脸不嫌操臼妇,白头犹守读书灯。
敢将吟咏追耆宿,未免饥寒累友朋。半世驰驱了无益,空令镜里鬓丝增。
桃符换映几人家,满眼芳菲竞岁华。正好炰羔陪柏酒,未妨偕鹤守梅花。
廿年事往难回首,一笑唇开有剩牙。六十七年林下叟,诗情犹在尽堪夸。
刘长卿(约726 — 约786),字文房,汉族,宣城(今属安徽)人,唐代诗人。后迁居洛阳,河间(今属河北)为其郡望。玄宗天宝年间进士。肃宗至德中官监察御史,后为长洲县尉,因事下狱,贬南巴尉。代宗大历中任转运使判官,知淮西、鄂岳转运留后,又被诬再贬睦州司马。德宗建中年间,官终随州刺史,世称刘随州。