坐隐乌皮髀肉消,诸生应笑懒边韶。阶前老马随秋草,袖里遗编俟早朝。
乞米西邻晨有粥,留家南国暑无绡。经明亦是归耕好,清梦无时万里桥。
学宫南直禁垣阴,假寓惟愁两壁沈。一曲镜湖遗老事,三年经幄小臣心。
银河回夜天逾近,草径迎秋露转深。珍重乡人居巷北,时能来往和鸣琴。
门外烟尘接帝扃,坐中春色自幽亭。云横北极知天近,日转东华觉地灵。
前涧鱼游留客钓,上林莺啭把杯听。莫嗟韦曲花无赖,留擅终南雨后青。
云中楼观翠岧峣,载道飞香远见招。非有芝兰从地出,略无烟雾只风飘。
玉皇案侧当霄立,王母池边向日朝。却袖馀薰散人世,九天清露海尘飘。
石渠承雨作流泉,中有参差荇菜牵。花近飞觞鱼骇逝,柳低步障燕随穿。
红尘朝路常参吏,清昼斋居几劫仙。但乞会稽寻贺监,酒船一棹水中天。
一住京华三十年,春花秋月谩相牵。高情总付珠帘卷,危坐空馀木榻穿。
水曲停骖新禊事,墙阴题字昔游仙。动成陈迹多惆怅,安得长生老后天。
萧萧戎马昔升虚,壮士吹笳惨不舒。关外羽书三月急,道傍茅舍百年馀。
沙田雨足仍生黍,河水冰消不禁渔。洛下贾生犹献策,平明立在玉阶除。
翠幄临都尚驻郊,言瞻龙漠度前茅。雨馀草气千原合,日下云章五色交。
给札修辞持玉笔,赐羹充腹出珍庖。白头感遇知何补,阿阁清严栖凤巢。
趋召颠隮叹目昏,旋闻予告荷深恩。药颁西域千金剂,酒赐初筵九酝尊。
默忆旧书忘昼永,行吟冷署觉春温。摩挲素壁光于雪,思得参书写树根。
邃阁晨趋禁掖西,暮街骑马及鸡栖。退朝每想花边散,得句应从竹上题。
赐被南宫无宿火,斋居方丈有蒸藜。凤池何似承明近,久候文星共聚奎。
松阴鹄立候宫车,风送飞花著白须。水影渐移帘侧畔,莺声祗在殿东隅。
近床儗进名臣操,载笔亲题列女图。太液雨馀波浪动,龙舟初试散鱼凫。
龙游宫沼凤游郊,通水明堂不剪茅。绵蕝草仪三日具,大亨飨帝五云交。
执舆已信神为马,和鼎宁容祝代庖。八月凉风张乐地,颂声洋溢播云巢。
圣远言湮感垫昏,河汾千载最知恩。垂绅论道称前古,束发明经奉至尊。
车骑身从游汗漫,庭闱心在视寒温。朝回未觉归途晚,斗柄西移揭角根。
作亭临河河水浑,草树绕屋啼鸟闻。梦回枕上彭城雨,目送檐间芒砀云。
归来黄菊有佳色,坐老青山无垢氛。但愿尊中长得酒,曲阿莫问旧参军。
轻风紫陌少尘沙,忽见金盘送好花。云气自随仙掌动,天香不许世人夸。
青春有态当窗近,白发多情插帽斜。最爱尚书才思别,解吟胡蝶出东家。
李峤(644~713) ,唐代诗人。字巨山。赵州赞皇(今属河北)人。李峤对唐代律诗和歌行的发展有一定的作用与影响。他前与王勃、杨炯相接,又和杜审言、崔融、苏味道并称“文章四友”。