古诗词文库
Toggle navigation
首页
诗词
作者
古籍
搜索
默认(浅色)
深色
自动(系统)
合集:
诗经
乐府
楚辞
古诗三百首
唐诗三百首
宋词三百首
古诗十九首
田园
送别
山水
爱情
抒怀
思乡
边塞
离别
爱国
思念
抒情
写人
咏物
写景
作者:
刘克庄
李白
白居易
苏轼
杜甫
辛弃疾
李清照
王维
纳兰性德
刘禹锡
李商隐
陆游
杜牧
陶渊明
李煜
孟浩然
元稹
欧阳修
韩愈
柳宗元
王安石
岑参
柳永
曹操
温庭筠
李贺
韦应物
贾岛
曹植
齐己
王昌龄
屈原
刘长卿
范仲淹
朝代:
先秦
两汉
魏晋
南北朝
隋代
唐代
五代
宋代
金朝
元代
明代
清代
近现代
秋旱继以大风即事十首
宋代
·
刘克庄
吴中见说亦枯焦,勺水如金汲路遥。
但有清尘无洒道,不能破块止鸣条。
秋旱继以大风即事十首
宋代
·
刘克庄
抱甕区区溉旱苗,忍饥终胜似操瓢。
饮尧井水耕尧野,偶作樵歌亦誉尧。
秋旱继以大风即事十首
宋代
·
刘克庄
古人一念感而通,不待焚巫际雨工。
汤反诸身防六事,汉移其咎责三公。
秋旱继以大风即事十首
宋代
·
刘克庄
少耽章句老明农,无意为文忽自工。
戏作小诗说场圃,细看似可续豳风。
秋热忆旧游二首
宋代
·
刘克庄
忆昔浮江更涉淮,早秋天气最佳哉。
塞垣榆落蝉初少,泽国芦疏雁已来。
风露入怀诗笔健,关山满目笛声哀。
南州九月犹絺綌,纵有清樽底处开。
秋日会远华馆呈胡仲威
宋代
·
刘克庄
岭表岂必热,庚伏频滂沱。
薄暮辱招要,盆李参瓶荷。
君侯如长松,折节交藤萝。
奇字识夏鼎,古音弹云和。
今日素商至,高屋凉意多。
夜清群籁息,已有蛩鸣莎。
人生不饮酒,贤愚同销磨。
拍手问湘累,独醒欲如何。
谬承青眼顾,讵惜苍颜酡。
客散我亦归,耿耿看斜河。
秋暑
宋代
·
刘克庄
□□七月热,如焚复似烹。
炼成女娲石,烈甚祖龙坑。
月窟难梯上,天河莫挽倾。
黄昏一阵雨,高枕听韶声。
秋望二首
宋代
·
刘克庄
暮色苍然上野台,废塘尚有数荷开。
望中爱杀城南柳,只怕霜风一夜来。
秋夜有怀傅至叔太博父子
宋代
·
刘克庄
忆昔游君父子间,高才穷力莫追攀。
读书众壑归沧海,下笔微云起太山。
幼嗣尚存宗武在,遗文难附所忠还。
荒丘衰草埋双璧,兀坐空斋涕自潸。
求凤曲
宋代
·
刘克庄
古有轻生士,今无起死医。
可怜茂陵渴,犹画远山眉。
去春
宋代
·
刘克庄
去春烽火照江边,曾草军书夕废眠。
万里旌旗真属命,一丘耕钓且随缘。
偶然谢客元非病,间亦寻僧不为禅。
尚有惜花情味在,铜瓶终日玩芳妍。
泉牧帖请囊山福上人住持承天既至有沮之者兴
宋代
·
刘克庄
揖退新龙象,归寻旧鹤猿。
空令行百里,不遣骂三门。
易致实封者,难招不动尊。
辟支放光处,尚有石龛存。
泉州南郭二首
宋代
·
刘克庄
闽人务本亦知书,若不耕樵必业儒。
惟有桐城南郭外,朝为原宪莫陶朱。
壬辰春上冢五首·郭西
宋代
·
刘克庄
自古佳城属吉人,郭书王谶岂能神。
扫松稍喜衣冠众,荐芰何妨俎豆贫。
委巷起家基世德,分山葬友等天伦。
侧傍即是黄香冢,冥漠之中尚卜邻。
壬辰春上冢五首·寿溪
宋代
·
刘克庄
水如绶带山如抱,画手难摹一段奇。
松下可浇三奠去,墓傍安用万家为。
虹来昂首宁非瑞,蛟徒无踪若有知。
丱角钓游今白发,重寻陈迹不胜悲。
« 上页
下页 »
热门作者
更多 +
【唐代】刘禹锡
刘禹锡(772-842),字梦得,汉族,中国唐朝彭城(今徐州)人,祖籍洛阳,唐朝文学家,哲学家,自称是汉中山靖王后裔,曾任监察御史,是王叔文政治改革集团的一员。唐代中晚期著名诗人,有“诗豪”之称。他的家庭是一个世代以儒学相传的书香门第。政治上主张革新,是王叔文派政治革新活动的中心人物之一。后来永贞革新失败被贬为朗州司马(今湖南常德)。据湖南常德历史学家、收藏家周新国先生考证刘禹锡被贬为朗州司马其间写了著名的“汉寿城春望”。
【唐代】张籍
张籍(约767~约830),唐代诗人。字文昌,汉族,和州乌江(今安徽和县)人,郡望苏州吴(今江苏苏州)。先世移居和州,遂为和州乌江(今安徽和县乌江镇)人。世称“张水部”、“张司业”。张籍的乐府诗与王建齐名,并称“张王乐府”。著名诗篇有《塞下曲》《征妇怨》《采莲曲》《江南曲》。《张籍籍贯考辨》认为,韩愈所说的“吴郡张籍”乃谓其郡望,并引《新唐书·张籍传》、《唐诗纪事》、《舆地纪胜》等史传材料,驳苏州之说而定张籍为乌江人。
【先秦】屈原
屈原(约公元前340—公元前278年),中国战国时期楚国诗人、政治家。出生于楚国丹阳秭归(今湖北宜昌)。战国时期楚国贵族出身,任三闾大夫、左徒,兼管内政外交大事。公元前278年秦将白起一举攻破楚国首都郢都。忧国忧民的屈原在长沙附近汩罗江怀石自杀,端午节据说就是他的忌日。他写下许多不朽诗篇,成为中国古代浪漫主义诗歌的奠基者,在楚国民歌的基础上创造了新的诗歌体裁楚辞。他创造的“楚辞”文体在中国文学史上独树一帜,与《诗经》并称“风骚”二体,对后世诗歌创作产生积极影响。
【唐代】皎然
僧皎然(730-799),俗姓谢,字清昼,湖州(浙江吴兴)人,是中国山水诗创始人谢灵运的十世孙,唐代著名诗人、茶僧,吴兴杼山妙喜寺主持,在文学、佛学、茶学等方面颇有造诣。与颜真卿、灵澈、陆羽等和诗,现存皎然470首诗。多为送别酬答之作。情调闲适,语言简淡。皎然的诗歌理论著作《诗式》。
【两汉】曹植
曹植(192-232),字子建,沛国谯(今安徽省亳州市)人。三国曹魏著名文学家,建安文学代表人物。魏武帝曹操之子,魏文帝曹丕之弟,生前曾为陈王,去世后谥号“思”,因此又称陈思王。后人因他文学上的造诣而将他与曹操、曹丕合称为“三曹”,南朝宋文学家谢灵运更有“天下才有一石,曹子建独占八斗”的评价。王士祯尝论汉魏以来二千年间诗家堪称“仙才”者,曹植、李白、苏轼三人耳。
热门古籍
更多 +
山海经
论语
史记
资治通鉴
三字经
千字文
中庸
庄子
红楼梦
三国演义
水浒传
西游记