花底移灯独自归。酒醒时候梦耶非。生涯常是与心违。
一带红墙分画阁,半钩凉月送馀辉。微风吹动绣帘衣。
上尽层楼意惘然。身寒已自太无端。本绵裘暖奈心寒。
秋水半塘波滟滟,斜阳满地草芊芊。韶光虽好不堪看。
借酒销愁愁更愁。清愁无奈况沈忧。伤春才罢又悲秋。
风雨无端妨好睡,江山信美莫登楼。此身未了此生休。
开尽窗前夜合花。病来止酒剩煎茶。剧怜儿女太喧哗。
远梦归来人落落,西风吹去柳斜斜。巢林海燕已无家。
又是人间落叶时。年年此际倍相思。乱愁空遣梦支持。
残月无声沈远岫,飞霜如雪打枯枝。一寒惟有夜乌知。
凉雨多时病已多。登高望远奈愁何。垂杨楼外尚婆娑。
暮霭无边粘乱草,寒风只解舞回波。悲秋试看有秋么。
自著袈裟爱闭关。楞严一卷懒重翻。任教春去复春还。
南浦送君才几日,东家窥玉已三年。嫌他新月似眉弯。
此意无人晓,凄凉只自悲。一生斯送两愁眉。忘却他乡作客,有家归。
我又他乡去,故人何日回。一天冷雨正霏霏。怕想松花江冻,雪花飞。
不是他乡胜故乡。救乡景物太荒凉。篱边空看菊花黄。
春夏秋冬尘漠漠,东西南北路茫茫。无山无水有残阳。
楼外红桥桥下水。南来到此千馀里。中有那人思我泪。
霜风起。寒流一夜成冰矣。
试问灵均缘底事。九歌当日吟山鬼。留得一分閒力气。
醒还醉。愁中领略愁滋味。
放眼楼头,信非吾土。飞沙遮断来时路。黄昏待到杀风时,漫天下起濛濛雾。
一片愁心,欲抛还住。梦中忘却身何处。心身先自没安排。
人间甚事由人做。
雪漫漫,声寂寂,夜悠悠。短烛影、摇落眉头。百年人世,一丝生命一丝愁。
回文织就,断肠句、却遣谁收。
未能知,他生事,争肯信,此身休。极天南,十万貔貅。
江山未改,何人谈笑觅封侯。泪痕消尽,酒痕在、试看羊裘。
收汝眼中泪,且听我高歌。人云愁似江水,不道著愁魔。
长笑避泰失计。空向桃花源里,世世老烟蓑。悲戚料应少,欢乐也无多。
人间事,须人作,莫蹉跎。也知难得如意,如意便如何。
试问倘无缺憾,难道只需温暖。岁月任销磨。歌罢我行矣,夕日照寒波。
安心还是住他乡,酸酒斟来细细尝。觅句谩诌肠子断,吸烟却看指头黄。
也知人世欢娱少,未羡仙家日月长。我自乐生非厌世,任教两鬓渐成霜。
天远星飘渺。漏声残,月轮高挂,尘寰静悄。南北东西都何处,著我情怀懊恼。
况岁暮、天寒路杳。欲织回文长万丈,问愁丝恨缕长多少。
空自苦,赚人笑。
半生真似墙头草。尽随风、纷披摇荡,东斜西倒。万岁千秋徒虚语,眼看此身将老。
且点检、残篇断稿。说到文章还气馁,算个中事业词人小。
清泪滴,到清晓。
丘明(姓姜,氏丘,名明),华夏人,生于前502年,死于前422年,享年80岁。丘穆公吕印的后代。本名丘明,因其先祖曾任楚国的左史官,故在姓前添“左”字,故称左史官丘明先生,世称“左丘明”,后为鲁国太史 。左氏世为鲁国太史,至丘明则约与孔子(前551-479)同时,而年辈稍晚。他是当时著名史家、学者与思想家,著有《春秋左氏传》、《国语》等。他左丘明的最重要贡献在于其所著《春秋左氏传》与《国语》二书。左氏家族世为太史,左丘明又与孔子一起“如周,观书于周史”,故熟悉诸国史事,并深刻理解孔子思想。
白居易(772年-846年),字乐天,号香山居士,又号醉吟先生,祖籍太原,到其曾祖父时迁居下邽,生于河南新郑。是唐代伟大的现实主义诗人,唐代三大诗人之一。白居易与元稹共同倡导新乐府运动,世称“元白”,与刘禹锡并称“刘白”。白居易的诗歌题材广泛,形式多样,语言平易通俗,有“诗魔”和“诗王”之称。官至翰林学士、左赞善大夫。公元846年,白居易在洛阳逝世,葬于香山。有《白氏长庆集》传世,代表诗作有《长恨歌》、《卖炭翁》、《琵琶行》等。