珠玉词中好句,人生不饮何为。争奈三杯沈醉后,逝水迢迢去不回。
光阴仍似飞。
说甚愁来不断,知他梦也还非。湖上重楼楼外柳,柳外群山碧四围。
山山惟落晖。
昨日霜枫似锦,今朝败叶成堆。已自菊英同柳瘦,那更芦花作絮飞。
临风双泪垂。
难道飘零一世,不教属放双眉。那畔青山沈暮霭,者里红墙上夕晖。
今生第几回。
三十有三年。生活劳劳碌碌间。喜煞秋来风日美,萧閒。
背了朝阳去上山。
何处是尘寰。上得高峰仔细看。四外苍苍天接地,茫然。
几点霜枫在眼前。
难得是身閒。得到心閒益发难。忙里偷閒时一去,登山。
莫谓淩风便上天。
山下是人间。山上青天未可攀。摘得一枚枫叶子,萧然。
归去灯前独自看。
暮色苍茫,适自何来,悄然逾墙。看依依几缕,炊烟自卷,亭亭孤立,塔影初长。
山远天低,庭空树老,小院黄昏别样黄。炉中炭,正微闻窸窣,时漏光芒。
销除旧日情肠,也不待禅龛一炷香。有寒花数朵,向人婀娜,短檠三尺,伴我凄凉。
近日何曾,市楼买醉,对酒当歌慨以慷。安心处,是风尘老大,不是清狂。
课罢归来一盏茶。小窗红露欲西斜。披衣又上进城车。
漠漠西风尘十丈,萧萧古木路三叉。进城且当是还家。
又是寒冬矣。也颇思、村醪取暖,市楼买醉。踽踽行来举头见,一队明驼迤逦。
爱他有些儿画意。曲项高峰肉蹄软,想来从大漠风沙里。
一步步,几千里。
庞然卧息长街内。又木然、似眠似醒,非悲非喜。偶一摇头铎铃响,声落虚空无际。
有谁识、此君心理。万里长城曾见否,问凋零破败今馀几。
驼不语,蹶然起。
愁塞北,忆江南。独凭阑。心上事,望中天。月朦胧,星闪烁,起炊烟。
残雪在,四山巅。晚来寒。山下路,几人还。有谁知,前日梦。
甚时圆。
柔肠愁不断。回肠理还乱。一条红烛烧青焰。无风犹自颤。
无风犹自颤。
青光冉冉。长宵漫漫。案上烛,徐徐短。此生个里分明见。
朱颜争不换。朱颜争不换。
拨得心弦不住鸣。藕花池畔若为情。西山爽气朝来满,北国秋光雨后明。
将缱绻,作晶莹。词中今见玉溪生。薄晴催得桃开了,听到新莺第几声。
案上盆梅几点花。寒香薰得梦清佳。这回午睡太亏他。
且养閒情消永日,更抛绿酒试红茶。小斋自过病生涯。
小院无人日影窗。新来渐渐觉天长。计时未到春三月,何处飞来燕一双。
千古事,九回肠。不须伤感与悲凉。相思恰似樽中酒,君若尝时细细尝。
古道长林。万树柳垂金。春渐老,岁时骎。卧病已疏诗卷,閒身尚懒登临。
只觉几番微雨,绿遍墙阴。
他生来世谁能卜,人间天上费追寻。尘寰事,梦中心。
雁背肃霜凉露,鸡声澹月遥岑。独立斜阳影里,著意沈吟。
竟日潇潇雨未停。檐端心上各声声。独坐窗前天易晚,不堪听。
往事织成连夜梦,归云闪出满天星。偏是此心阴合处,总难晴。
漫道心湖不起波。千山落日走明驼。吹笙犹自望银河。
飞絮浓于三月雨,城西偏是绿杨多。悲欢争奈此生何。
李贺(约公元791年-约817年),字长吉,汉族,唐代河南福昌(今河南洛阳宜阳县)人,家居福昌昌谷,后世称李昌谷,是唐宗室郑王李亮后裔。有“诗鬼”之称,是与“诗圣”杜甫、“诗仙”李白、“诗佛”王维相齐名的唐代著名诗人。著有《昌谷集》。李贺是中唐的浪漫主义诗人,与李白、李商隐称为唐代三李。有“‘太白仙才,长吉鬼才’之说。李贺是继屈原、李白之后,中国文学史上又一位颇享盛誉的浪漫主义诗人。李贺长期的抑郁感伤,焦思苦吟的生活方式,元和八年(813年)因病辞去奉礼郎回昌谷,27岁英年早逝。