屋山起伏,正沈沈无际,黯淡如铅。向晚阴云低压处,横空几道苍烟。
冻解长河,冰流春水。减得几分寒。绕廊徐步,隔窗闻弄哀弦。
见说山水清音,楼台胜境,自古让神仙。争奈自家尘福浅,谁教偏住人间。
四载明湖,三年东海,二月杏花天。眼前何物,雪花飞上阑干。
二月南天,便已是、绿杨城郭。雨声里、棉裘乍暖,袷衣犹薄。
滚滚大江流日夜,悠悠一水分南北。且相将、同上酒家楼,樽前说。
舟欲渡,风涛恶。君莫使,蛟龙得。挣千秋事业,半生飘泊。
长夜渐消灯烛里,馀寒尚在阑干角。看曈曈、旭日上窗来,东方白。
梦里神游,又观潮海上,拄杖山前。天边数声画角,惊起清眠。
阑干追倚。但心伤、破碎河山。浑忘却,斜风细雨,朝来做弄新寒。
楼外长杨吐穗,任风吹雨打,权当花看。清明昨朝过了,事事堪怜。
垂扬甚处,更红楼、不出秋千。君不见,堂前燕子。只今尚住江南。
哀乐中年,无计安排,倚阑独自沈吟。问眼前甚处,高树鸣禽。
大地风沙漠漠,长街景物沈沈。算来鸿去燕,消息全无,也到春深。
神游梦里,高歌醉后,醒来重费追寻。君便道、随时自爱,争不伤心。
天气浑如旧恨,无聊直到而今。一朝轻暖,半夜轻寒,整日轻阴。
春江鱼浪空千里,锦书好寄愁难寄。休再上高楼,悲风生暮愁。
看看三月半。不见双飞燕。楼阁印晴空,角声残照中。
万丈游丝心不定。佛国仙山空泡影。人生原自要凄凉,春暮景。
年时病。无奈衣轻愁绪重。
天气恼人嫌昼永。试问春归谁饯送。江南江北起烟尘,风力猛。
笳声动。落日无言天入梦。
春光九十成婪尾。且休洒、伤春泪。此间原不要春光,说甚留春无计。
试看窗外,黄尘万丈,尽日风吹起。
楼台车马知何似。似穷塞、非人世。明驼迤逦渡平沙,衰草寒烟无际。
黑山列帐,黄昏吹角,夕照苍茫里。
月影银灰更淡黄。深宵不寐又他乡。楼前杨叶潇潇雨,架上藤花细细香。
才小立。觉微凉。低头负手踱回廊。不知月子沈西去。
却看随身影渐长。
笔底回肠宛转,梦中万里关山。断肠不只赋离鸾。
生成应有恨,哀乐总无端。
蝶梦百花已苦,百花梦蝶堪怜。鸟龙江上月初三。
自开新境界,何必似《花间》。
阴晴寒暖无冤准。又午夜、风声紧。坐久思眠眠不稳,窗前有个,江南燕子,没个江南信。
月来床上灯生晕。两样清光几多恨。月影灯光谁远近。
闷无人理,愁无人管,病了无人问。
正东风送雨,急檐溜,恨楼高。更万点繁声,藤萝架底,薜荔墙腰。
深宵。隔窗听取,者凄清、全不减芭蕉。何况长杨树上,平时己爱萧萧。
迢迢。断梦到江皋。愁思正如潮。恁夜半危楼,一条残烛,争禁飘摇。
山遥。更兼水远,想故人、此际也魂销。两地一般听雨,不知谁最无聊。
旧日豪情,中年乐事,屈指已成乌有。万斛閒愁,掮起掉头雨走。
挣暂时、眼下安生,经多少、不堪回首。算人生、原自无聊,思量万物尽刍狗。
年时犹记醉里,爱道高歌鼾睡,全忘昏昼。争奈醒来。
又到销魂时候。惊打窗、细雨斜风。怕照眼、落花疏柳。
只而今、常把凄凉,细尝权当酒。
续命丝长,聚头扇小,年年此际他乡。底事今年,单衣尚觉微凉。
蔷薇开老藤萝谢,只榴花、娇立东墙。祝泰皇、莫便匆匆,又使飞飏。
红英几朵明如火,正才乾宿雨,乍试严妆。叶叶枝枝,鲜明偏称初阳。
千重芳意知何许,共朝霞、映上纱窗。暗思量、便似相思,烧断回肠。
佳节届重五,离别在他乡。回看四座无语,寸寸搅柔肠。
为问先生何事,连日登台说法,意气转飞扬。尝遍人生苦,有泪且深藏。
君知否。风惨澹,云苍茫。河山破碎,斜日画角正悲凉。
肩上千秋事业,眼下几条道路。纵横少年场。挥手自玆去,努力爱韶光。
镜里鬟星星。秋日那堪又别情。离合悲欢多少事,吞声。
身是行人却送行。
迢递短长亭。判著飘流过此生。莫似昨宵天上月,凄清。
到了中元不肯明。
丘明(姓姜,氏丘,名明),华夏人,生于前502年,死于前422年,享年80岁。丘穆公吕印的后代。本名丘明,因其先祖曾任楚国的左史官,故在姓前添“左”字,故称左史官丘明先生,世称“左丘明”,后为鲁国太史 。左氏世为鲁国太史,至丘明则约与孔子(前551-479)同时,而年辈稍晚。他是当时著名史家、学者与思想家,著有《春秋左氏传》、《国语》等。他左丘明的最重要贡献在于其所著《春秋左氏传》与《国语》二书。左氏家族世为太史,左丘明又与孔子一起“如周,观书于周史”,故熟悉诸国史事,并深刻理解孔子思想。