稠叠剡藤香细。墨华流媚。吴绫包裹越罗装,竹素千金意。
江北江南山水,旧游难记。断将心事托昆吾,尽刻上、琅玕翠。
莽天涯畴处是吾乡,商量此心安。念峥嵘兵火,飘零亲旧,销黯溪山。
夕照当楼,耿耿归梦有无间。今古庾郎恨,都在江南。
寂寞怨怀谁托,倚凉宵皓月,拍遍阑干。惜兜鍪无分,江海一儒冠。
任从来、桑田随谷,但常留、面目与人看。沧波外、饮东风泪,辛苦加餐。
清晖圣趣,一抹风光好。梦堕玲珑玉峰老。想山庄、红藕染遍前汀,香密处、酝酿诗情多少。
主人今健者,自拭缥题,时复裁冰写孤抱。似向画图中,商略烟云,描摩出、田居新稿。
也著个、茅庵傍西畴,倘容我其间,伴公吟啸。
八座雍容侍起居。山河象服杖鸠扶。晴晖宝婺映门闾。
寿世早垂欧母教,传家元有邺侯书。春风岁岁满瀛区。
四十成名,清净閒身,春秋未央。笑杜陵当日,才传献赋,嘉州此岁,犹自为郎。
文采清门,故家乔木,世德争夸邃雅堂。沧桑外,有先朝黄诰,奕代青箱。
使君逸气轩昂。早缩手缁尘冠盖场。似子西解道,虎头痴语,涪翁还讶,牛背神光。
定子丝弦,雪儿歌舞,对举樽前彩袖香。为君寿,趁玉梅开处,一饮千觞。
英武杯宽,宛渠舟窄,个中别有乾坤。醮坛依约,霞气郁氤氲。
隐隐玄宫羽客,参金箓、虔礼三清。教知道,波涛稳处,当面即蓬瀛。
丹青。真妙手,徐熙粉本,直可通神。赚逋仙词笔,重寄深情。
为问吾曹虱处,定何似、画里朝昏。凭谁唤,吴侬软语,一笑破愁城。
洞庭应题翡翠龛。幡幢还染鹧鸪斑。蜃楼同托杳冥间。
此外断无新世界,于中仍见旧衣冠。天留余地与回旋。
镜吹微分测海功。绿章清磬自从容。置身端在蠡台中。
倘使须弥真可纳,直疑天汉信能通。人间何世不虚空。
海天一角花如火。谁念家山破。津桥蜀道梦魂殷。莫作寻常图画与人看。
翠螺朱粉和愁写。知是伤心者。从今酎酒属东风。不许子规啼到夕阳中。
拊髀沉吟,金印貂蝉,自昔误人。忆九衢车马,几经陈迹,十年京国,一例前尘。
看剑挑灯,听歌赌酒,多少清词分付春。空回首,剩壮怀依旧,华发常新。
将军意气如云。甚老向桥西容此身。尽争传丽句,无妨纸贵,能留佳客,不厌居贫。
赵管风流,刘樊岁月,一舸閒收湖上莼。商量处,有莺花同约,鸥鹭为邻。
药裹最关情,盼断倚阑消息。役损盈盈柔指,减桃花颜色。
机中无字不成双,飘泊更堪惜。知道此心印处,问太鸿词客。
一伴灵均恨已多。通辞无意托微波。临风自却盈盈步,对水聊为浩浩歌。
呼若士,擘香螺。返魂重写玉瑳瑳。江南处处佳山泽,谁复相怜问奈何。
雁引西风气色粗。夜分凉露满平芜。一抹辽天残照里。
惊起。九霄孤梦落江湖。
岁岁登临今日又。重九。莫教轻易酒肠枯。瘦损黄花谁管领。
惟分。天寒来伴老尚书。
年年重九。镇是销凝久。青玉案,黄滕酒。风催霜讯紧,雁笑人归后。
沧海夜,一身犹寄蛟龙薮。
离别干戈候。涕泪同禁受。吟未了,心先剖。忍持飘泊梦,轻付模棱手。
珍重也,天涯相念忘机友。
淡云晞日,庭户回轻燠。晴晖荡秋渐老,衰柳辞膏沐。
自惜衣宽量窄,犹恋村醪熟。霜枫飞逐。凄禽欲下,脉脉斜阳一丛菊。
不忍登高临远,荒草萦心目。怨蝶那得相思,天际人如玉。
愁绝商弦变徵,莫按凉州曲。君平休卜。佳期近否,但向冥鸿絮丁嘱。
李峤(644~713) ,唐代诗人。字巨山。赵州赞皇(今属河北)人。李峤对唐代律诗和歌行的发展有一定的作用与影响。他前与王勃、杨炯相接,又和杜审言、崔融、苏味道并称“文章四友”。