仙吏秦城别,新诗鄂渚来。才推今八斗,职副旧三台。
雕镂心偏许,缄封手自开。何年相赠答,却得在中台。
暮雪连青海,阴霞覆白山。可怜班定远,生入玉门关。
满城人尽闲,惟我早开关。惭被家童问,因何别旧山?
西花虽未谢,二菊又初芳。鬓云徒云白,腰金未是黄。
曙花淩露彩,宵艳射星芒。日正开边树,风清发更香。
山椒应散乱,篱下倍荧煌。泛酒遥相忆,何由共醉狂。
雪霁长杨苑,冰开太液池。宫中行乐日,天下盛明时。
九重青琐闼,百尺碧云楼。明月秋风起,珠帘上玉钩。
海浪恬丹徼,边尘靖黑山。从今万里外,不复镇萧关。
白居易(772年-846年),字乐天,号香山居士,又号醉吟先生,祖籍太原,到其曾祖父时迁居下邽,生于河南新郑。是唐代伟大的现实主义诗人,唐代三大诗人之一。白居易与元稹共同倡导新乐府运动,世称“元白”,与刘禹锡并称“刘白”。白居易的诗歌题材广泛,形式多样,语言平易通俗,有“诗魔”和“诗王”之称。官至翰林学士、左赞善大夫。公元846年,白居易在洛阳逝世,葬于香山。有《白氏长庆集》传世,代表诗作有《长恨歌》、《卖炭翁》、《琵琶行》等。