粉署相从近十秋,青春文采自风流。鹗书高荐膺藩佐,虎竹初分出帝州。
寮采渐看青眼少,交游谁可赤心投。长情莫为离情恼,还拟鸣珂入凤楼。
岚黛迢迢见鹫山,谁将一镞破三关。暂留金界看云卧,谩倚珠林伴鹤閒。
烟外鸟依晴嶂下,溪头僧背夕阳还。诸天礼处闻清梵,灯火荧荧紫殿间。
缓步溪行入暮山,欲从佛界息机关。半窗明月吟初稳,一榻清风梦亦閒。
树杪云开看日上,篱根花落见春还。焚香补衲生涯好,不许红尘到此间。
晓穿飞翠到灵山,花雨含香洒竹关。林鸟不惊驯虎至,溪云长共老僧閒。
携琴客为谈玄住,拥盖人从听法还。钟磬声残脩定后,万龛灯火绿萝间。
贝叶传经向此山,石门烟暖昼长关。无生自得周身计,幻化浑如一梦閒。
春殿香云诸佛降,夜龛明月定僧还。百花台上登临处,回首蓬莱咫尺间。
白云缭绕四围山,十里松阴始扣关。石涧风篁偏引兴,云房清话暂乘閒。
山头野鹿衔花至,月下高僧洗钵还。明发归程朝雨净,绀园回首翠屏间。
世路升沈总是空,眼前何必恨途穷。青春已尽荣亲孝,素节应存报主忠。
月下寒声闻戍角,天边秋色见归鸿。感怀未许多惆怅,心事期同塞上翁。
秦相当年擅宠光,空馀孤冢傍金汤。秋风兔穴通黄壤,落日乌栖满白杨。
石马有声寒雨急,丰碑无字绿苔荒。可怜富贵今如此,莫讶雍琴感慨长。
宿草青青郭外坟,每逢寒食倍伤神。纸钱灰绕墦间祭,杨柳花随陌上尘。
寂寞九原春事老,氤氲万井晓烟新。浮生渐觉光阴少,往事兴怀一岸巾。
午帘分影上书床,梦破才销一瓣香。鸟送晴音来灌木,蝶寻春色过危墙。
命题自觉吟哦细,罢诵还为念虑防。与点高情谁更识,举舆无地遂心肠。
闲来观物到园东,天理流行在在同。方沼雨晴看跃鲤,层霄云净见飞鸿。
春畦苗长随宜绿,晓树花开任意红。并育宣明情固适,还将此道细研穷。
早通禅教息游方,独占名山岁月长。千片暖云春补衲,一龛明月夜焚香。
晓帘花雨清金界,午院松风净石床。尘外真空心似水,丛林无事任徜徉。
秋容淡淡月华鲜,万里青天一镜悬。素魄渐从今夜满,玉轮争看九分圆。
婵娟皓彩宁知欠,皎洁清光未觉偏。且泛芳卮先试赏,明宵此际有诗联。
积学芹宫岁月深,云霄今喜合朋簪。松筠耐守平生节,鸿鹄宁閒万里心。
座上论文寒对酒,指边流水夜鸣琴。超迁拟见承恩宠,凤尾珊珊振佩音。
隐几看书日已中,窗涵凉意树阴浓。捲帘燕避黄梅雨,隔院鸠啼翠竹风。
一榻芳尘何日下,百年壮志几人同。闲来点检身心事,早计惟防外欲攻。
黄庭坚(1045.8.9-1105.5.24),字鲁直,号山谷道人,晚号涪翁,洪州分宁(今江西省九江市修水县)人,北宋著名文学家、书法家,为盛极一时的江西诗派开山之祖,与杜甫、陈师道和陈与义素有“一祖三宗”(黄庭坚为其中一宗)之称。与张耒、晁补之、秦观都游学于苏轼门下,合称为“苏门四学士”。生前与苏轼齐名,世称“苏黄”。著有《山谷词》,且黄庭坚书法亦能独树一格,为“宋四家”之一。
丘明(姓姜,氏丘,名明),华夏人,生于前502年,死于前422年,享年80岁。丘穆公吕印的后代。本名丘明,因其先祖曾任楚国的左史官,故在姓前添“左”字,故称左史官丘明先生,世称“左丘明”,后为鲁国太史 。左氏世为鲁国太史,至丘明则约与孔子(前551-479)同时,而年辈稍晚。他是当时著名史家、学者与思想家,著有《春秋左氏传》、《国语》等。他左丘明的最重要贡献在于其所著《春秋左氏传》与《国语》二书。左氏家族世为太史,左丘明又与孔子一起“如周,观书于周史”,故熟悉诸国史事,并深刻理解孔子思想。
李贺(约公元791年-约817年),字长吉,汉族,唐代河南福昌(今河南洛阳宜阳县)人,家居福昌昌谷,后世称李昌谷,是唐宗室郑王李亮后裔。有“诗鬼”之称,是与“诗圣”杜甫、“诗仙”李白、“诗佛”王维相齐名的唐代著名诗人。著有《昌谷集》。李贺是中唐的浪漫主义诗人,与李白、李商隐称为唐代三李。有“‘太白仙才,长吉鬼才’之说。李贺是继屈原、李白之后,中国文学史上又一位颇享盛誉的浪漫主义诗人。李贺长期的抑郁感伤,焦思苦吟的生活方式,元和八年(813年)因病辞去奉礼郎回昌谷,27岁英年早逝。