远公得名喧宇宙,如意举堕渠不知。何为啸聚野狐群,依经解义真成痴。
柴桑老翁挽不留,篮舆醉冲烟霭归。由来却具一只眼,社中不著谢客儿。
白业许时露消息,鼻观参取初自谁。饮光微笑总为此,至今留与后人疑。
湖州手参造化炉,墨君老稚俱扶疏。含毫回作晚霭戏,凭轩丹青浑欲无。
雨声忽破鸟行急,木末尚挂穷猿呼。衰翁将雏来荡桨,挽引斜晖到渔网。
岚昏那计目力长,厓倾欲陟天梯往。湖州虽仆妙相存,此画他年人更珍。
但恐君家风雨夜,山川断取不无神。
晨起按行瓜芋区,园竖畦丁争殿最。蹲鸱垄底未轮囷,蒲鸽藤间悬钩带。
锦里先生态度同,青门故侯风味在。肥家敢望李衡奴,击彊安用任棠薤。
累人仅解口腹嘲,贳酒可免寻常债。含毫初不为矜奇,遣兴聊须风雨快。
紫微华屋桂为梁,中有侍儿宫样妆。闭门投辖醉短舞,牛马因风两相忘。
翠翘挂冠真细事,必能作贼无顾忌。堂上烛灭何足云,亦期羽林射雕子。
当年谁遣转鸿钧,终典哀荣厚恩礼。西风犹吹建业水,直恐奸魂污清泚。
范君胆勇如季路,三穴笑谈空狡兔。锐头初无儒生酸,果呼下邳换双屦。
往年风义公独许,药裹追攀险艰处。公随瘴叶落瘴乡,买舟反骨劳君去。
少陵未筑耒阳坟,尚喜宗文有环堵。人生万事何所无,极目澄江锁寒雾。
异时颇爱宋元君,踏门画史如云屯。舐笔和墨太早计,解衣槃薄全天真。
梦泽张侯饱閒暇,直疑胸中有成画。酒酣耳热呼不醒,澹墨淋漓疾挥洒。
谁为右辖赋招魂,远过酸寒郑广文。怪底高堂见丘壑,欲攀松萝寻石门。
咫尺终南与王屋,翩翩不下如黄鹄。水南水北索价高,放浪犹歌紫芝曲。
张侯爱画入骨髓,脑脂遮眼良有以。笔端刻意写遗民,要似留侯赤松子。
如闻可汲用王明,会须添作贡公喜。
忆昔扁舟帆正落,杨子江头风浪恶。江心楼台浑欲沈,不独能高瓦棺阁。
晚山接天波面平,白鸥去边钟磬鸣。云昏上头不可到,往来余怀今未宁。
楚狂澹墨扫绢素,澄神卧游知处所。欲披雾牖寻野僧,反向烟汀辨江树。
新诗葱茜工于画,川岑想像高堂挂。骅骝绝尘走千里,何劳远处幽并夜。
渐到浔阳不复前,安得仙山来眼边。断非毗耶掌中取,直疑壶公谪处天。
新诗妙画真有益,张衡南都能毕力。不如此诗气崷崒,却使丹青句中识。
香山居士骨已冷,文采风流今未遥。捍拨何劳作胡语,寒江璧月想前朝。
涛波竟夕相喧豗,吴樯楚柁争倾攲。老夫何暇知许事,但饮松醪炰蛤蜊。
蕲州笛竹含风漪,缥瓷斲月聊相依。白头苦风痴女问,岁晚乃知非所宜。
公从何处得此枕,劲节储霜馀凛凛。游戏真同赴壑鱼,小窗夕阳助酣寝。
饵甘钓深安可图,长网横江嗟已疏。我宁低昂弄清泚,绝胜缕切太官厨。
莫作枯鱼过河泣,寄声鲂鱮慎出入。长伴幽人蓑笠眠,梦破寒沙风雨急。
南山修源何所似,顾痴铺张侧釐纸。酒酣漱墨风雨来,咫尺烟昏生万里。
韩侯静者妙英姿,乃呼扁舟共遨戏。我曹竟堕善幻中,叩舷歌呼但沾醉。
寺下回潭凝不流,中有卧石如潜虬。孤峰已衔半规日,连山倒垂波底浮。
韩侯风雅才甚优,胸中何止吞万牛。未向承明草莲烛,小留南国驯沙鸥。
会须唤仗入天陛,尚忆溪边横小舟。但愿故人俱厚禄,平子不妨吟四愁。
峤南将成金匮书,喜又赐环香拂涂。万钉围腰乃为祟,惯作臞仙多槁枯。
元符相国泣前鱼,长流百粤复羌胡。周汉二宣果明哲,金玉王度复关渠。
东坡十年作谤书,多情杖屦作归涂。雪堂公去颇削迹,来禽青李皆已枯。
秋风醉索武昌鱼,脚敲两舷声函胡。只今诸生典刑在,他日明公游石渠。
冰玉堂前十国书,君能读之行坦涂。一洗谈天千古舌,吕梁大壑何时枯。
愿君不用校鲁鱼,亦须调笑酒家胡。玉局仙翁无浪语,大禹以来未有渠。
水部诸郎虿尾书,涪翁杖履傲当涂。斑斑束笋门下士,栀貌蜡言嚬笑枯。
翰墨澜翻纵壑鱼,风采洒落凤栖梧。寄语南州双白璧,从今价重百车渠。
苍崖倚天暝色起,风微槲叶藏猱子。老僧庞眉雪覆颧,梵音清远发皓齿。
向来万法出此经,行行春蚓纡黄纸。觌面相呈事俨然,归云欲渡前溪水。
李贺(约公元791年-约817年),字长吉,汉族,唐代河南福昌(今河南洛阳宜阳县)人,家居福昌昌谷,后世称李昌谷,是唐宗室郑王李亮后裔。有“诗鬼”之称,是与“诗圣”杜甫、“诗仙”李白、“诗佛”王维相齐名的唐代著名诗人。著有《昌谷集》。李贺是中唐的浪漫主义诗人,与李白、李商隐称为唐代三李。有“‘太白仙才,长吉鬼才’之说。李贺是继屈原、李白之后,中国文学史上又一位颇享盛誉的浪漫主义诗人。李贺长期的抑郁感伤,焦思苦吟的生活方式,元和八年(813年)因病辞去奉礼郎回昌谷,27岁英年早逝。