凤篆龟符受宝灯,炼成灵药许飞升。枉劳玉臼三千杵,换得云浆一碗冰。
青海曾传双鸟降,碧天几见六龙腾。芝田旧馆依稀在,谁敌思王作赋能。
伏波横海竟无功,劫火烧空夕照红。露布未闻收晋北,羽书又报失江东。
千军奔窜烽烟里,万户流离冰雪中。信有少康能复夏,应无魏绛说和戎。
江南回首战云横,逆寇军如破竹行。白骨传闻盈道路,红颜知否脱刀兵。
波翻皖水书难达,霜冷蛮天梦易惊。古月半床人不寐,思量何计遣今生。
晓扶残醉绕回廊,簌簌繁英乱客肠。昨日枝头犹旖旎,今朝云路好飞翔。
断蓬轻絮原非偶,剩粉零脂尚异常。多感主人珍惜意,临分重为舞霓裳。
紫旋红翻北复东,漫将行迹比飞蓬。秦娥梦断三更雨,梁苑香销夜半风。
锦帐重遮劳护惜,茶烟轻飏悟真空。分明记得灵山会,迦叶亲拈一笑同。
丽质生来具夙因,浓春膏雨养精神。乍看承露芳容倦,尝记窥帘黛影匀。
鸾凤有情同漂泊,珍珠无价竟沉沦。众香国里谁相伴,可许维摩共结邻。
玉艳珠香世所钦,归宁岁岁及春深。能禁南国飘零感,总是东皇爱护心。
龙女将迎还大海,风姨相送度遥岑。悬知会后无多日,争遣临歧泪满襟。
零纨碎锦点芳洲,蘸水抟风任自由。得意青云容我上,悲天红泪续江流。
飘飘不著征人袂,片片常辞思妇楼。省识繁华无住相,世间何物是闲愁。
半生从不解逢迎,独酌芳醅饯汝行。逐絮岂如乘鹤稳,飘茵宁若趁潮平。
色香易證真皆幻,惆怅难将识断情。检点零红延伫久,春山啼煞杜鹃声。
华鬘临去故迟迟,散尽天香不疗痴。幻影偶然临上苑,记身原占最高枝。
坚松贞石容相伴,浪蝶狂蜂枉费思。杯酒惜红人在否,空留朗月照庭楣。
开遍荼蘼气尚寒,锦鳞玉屑满栏干。回风款舞嫌天窄,中酒伤离讶带宽。
去后园林莺寂寂,望中环佩路漫漫。丹青留得春长在,活色真香仔细看。
开门月如水,落叶惊秋雨。微云澹不飞,湖波互相语。
干戈满地漫言归,一染尘根万念非。独听荒鸡过夜半,西风凉雨湿征衣。
碧云楼阁郁幽深,引盏和花且听琴。惜少扶桑三载住,樱歌婉恋有遗音。
江海重逢已十霜,毫情犹作柘枝狂。酒酣为唱裴伦曲,忍咏风花殿晚唐。
白居易(772年-846年),字乐天,号香山居士,又号醉吟先生,祖籍太原,到其曾祖父时迁居下邽,生于河南新郑。是唐代伟大的现实主义诗人,唐代三大诗人之一。白居易与元稹共同倡导新乐府运动,世称“元白”,与刘禹锡并称“刘白”。白居易的诗歌题材广泛,形式多样,语言平易通俗,有“诗魔”和“诗王”之称。官至翰林学士、左赞善大夫。公元846年,白居易在洛阳逝世,葬于香山。有《白氏长庆集》传世,代表诗作有《长恨歌》、《卖炭翁》、《琵琶行》等。
方干(809—888)字雄飞,号玄英,睦州青溪(今淳安)人。擅长律诗,清润小巧,且多警句。其诗有的反映社会动乱,同情人民疾苦;有的抒发怀才不遇,求名未遂的感怀。文德元年(888年),方干客死会稽,归葬桐江。门人相与论德,谥曰“玄英先生”,并搜集他的遗诗370余篇,编成《方干诗集》传世。《全唐诗》编有方干诗6卷348篇。宋景佑年间,范仲淹守睦州,绘方干像于严陵祠配享。