莫道归期归也未,似影閒愁,去住难回避。倒尽金尊还贮泪,小楼一夜添憔悴。
新困正同蚕欲蜕,强起披衣,依旧和衣睡。多谢钟声敲梦碎,梦回不到伤心地。
华严弹指證,花十丈,藕如船。想缥缈金幡。雾鬟两两,香雨千千。
云边尘寰下视,信多生,了结此生缘。百岁留铭窣堵,卌年随唱文仙。
灵筵乍谒转茫然。小别竟人天。算第一难忘,自忘沈痼,念我颠连。
荒园纵教归去,叹从今肠断更难言。忍泪危楼北望,隔江又听啼鹃。
喜溢明荷,绮屏卅六笙歌啭。缤纷华雨罥轻绡,随步香云展。
莫道琼枝良苑,凤鸾俦、鸳鸯应羡。花开并蒂,柳绾同心,一朝欢遍。
仙露凝芳,海棠娇靥春霞灿。笑移红烛照红妆,尤胜年时见。
户外东风似剪。麝兰熏,芙蓉绣暖。圆菱朝倚,细语商量,翠蛾深浅。
长廊嘉月为谁明。伴文星,照书城。匝地凉波,人在镜中行。
恰似坡仙尘外语,清净海,两浮萍。
几回搔首盼空庭。露无声,欲三更。剪剪轻风。帘幕峭寒生。
如此楼台如此夜,问几辈,有诗成。
红藕花深,绿衣歌袅。粉痕融滟冰纨小。莫教鼓吹怨西风,稻花香里君恩报。
秦火难焚,清流自保。多言争似无言好。折波遗憾几时消,池塘梦遍青青草。
烟柯雾叶,多少愁痕结。梦冷家山云乱迭,一片微茫夜色,依约閒庭旧明月。
自云别,芳华几消歇。更谁解、贯珠舌。想清寒未诉声先咽。
满院西风,倚栏人杳,零落槐花似雪。
西风萧瑟虹桥路,江关又逢秋暮。短梦如烟,浓愁似酒,惆怅归来空赋。
羁怀欲诉,恨一瞥飙轮,载愁无数。落叶添薪,几人能识此情苦。
湘流记曾共溯。湖山佳丽地,油壁常驻。胜日欢悰,年时语笑,都化一襟忧绪。
霜绡漫抚,叹寂寂音尘。佩环何处。泪涴丹青,镜鸾慵再舞。
夜荷莹碧,照虚堂孑影,旅怀愁织。试屈指、拾翠前溪,甚芳约未酬。
竟随陈迹。细雨空山。懒重话玉楼消息。尽孤根自信,几度怨吟,鬓丝催白。
凄霖打窗似泣,更疏疏密密,尘恨都集。问故园花好谁看。
便一箭春帆,暂归如客。梦已难寻。况展转何曾眠得。
强排遣,漫揩倦眼,不教泪滴。
澹月窥云,昏烟阁水,夜凉清露初零。络纬惊秋,凄吟直到三更。
无端唤醒机窗梦,渺瀛涯莫辨归程。最销魂,万缕千丝,锦字难凭。
便教幽意从头数,问迷金醉粉,能几人听。为汝低回,有声争似无声。
青芜未必埋愁地,胜筠笼绮户长扃。许知音,风露深宵,萤火星星。
袅袅晚风清,脉脉银潢浅。澹月疏篱三两枝,寂寞无人见。
相望一年年,别绪千千万。化作秋魂也是愁,此境谁能遣。
蛩语嫩凉天,叶落閒庭户。寂寞墙阴见几丛,红到销魂处。
莫漫问秋心,且自和愁住。不为西风也断肠,何用金铃护。
朱户银钩梦已非,霜风吹鬓欲成丝。纵教天意同刍狗,岂为缁尘厌葛衣。
惊绝代,展深期,低回忍说识君迟。灵湘清怨飘蓬感,销尽心魂祗自知。
水眄烟颦久不温,征衫无计浣缁尘。轻桡一夕将愁去,唤起苍波旧梦痕。
明月夜,碧云村,更从何处理芳尊。低迷灯火长堤路,几度回头恐未真。
绕郭沦涟水一湾,粉痕零乱翠云残。吹香短笛凭烟语,并舫幽花带露看。
尘梦渺,水天宽,满身明月棹歌还。十年丝鬓长干道,消得凉宵片晌閒。
又西风,将梦过吴城,吟魂渺难收。似寒塘断影,翛翛暮雨,吹堕沧洲。
我已无家可恋,莫再说归休。不尽飘零感,云水空流。
谁念衰杨身世,恰枝枝叶叶,一例惊秋。尽江山如绘,独客许淹留。
待携酒、层峦纵目,奈夕阳无语下荒邱。重回首、问明年在,何处登楼。
司马迁(前145年-不可考),字子长,夏阳(今陕西韩城南)人,一说龙门(今山西河津)人。西汉史学家、散文家。司马谈之子,任太史令,因替李陵败降之事辩解而受宫刑,后任中书令。发奋继续完成所著史籍,被后世尊称为史迁、太史公、历史之父。他以其“究天人之际,通古今之变,成一家之言”的史识创作了中国第一部纪传体通史《史记》(原名《太史公书》)。被公认为是中国史书的典范,该书记载了从上古传说中的黄帝时期,到汉武帝元狩元年,长达3000多年的历史,是“二十五史”之首,被鲁迅誉为“史家之绝唱,无韵之离骚”。