郢树西连鹦鹉洲,洲前浩荡汉江流。当年神女曾遗佩,此日仙郎更泛舟。
雨歇鸥凫屏底见,烟光岛屿镜中浮。平生最有沧浪意,一曲传君入棹讴。
大江东去浩无穷,江上孤城势最雄。天地今逢王业盛,山河曾笑霸图空。
寒潮落尽春云白,沙鸟飞来夕照红。欲访遗踪寻海岳,月明跨鹤共凌风。
昆陵烟树晚依依,短径行寻到夕晖。吟舍空馀秋草没,故园时见野禽飞。
晋宫词笔应谁继,圣代才名似子稀。此日怀君何处写,临风惟有一沾衣。
牛渚矶头烟水生,蛾眉亭下大江横。春归楚树浮空尽,山隐淮云入望平。
琼馆有才堪倚马,锦袍无梦借飞鲸。停桡欲和《渝州曲》,都付吴歌《子夜》声。
共投簪笔出蓬莱,万里从戎亦壮哉。阃外论材需豹略,尊前说剑许龙媒。
中朝人物希先辈,午夜文星接上台。坐见烽烟销灭尽,秋风联辔到云台。
青年建节似君稀,千骑辕门拥铁衣。万里独留孤剑在,三苗已见远人归。
西风暂及黄花醉,远檄时将白羽挥。却笑参军淹病久,未谐清论寸心违。
谁道炎荒暑气蒸,重阳未到早寒生。也知天运随皇运,顿觉南行似北行。
季子貂裘犹未理,楚人骚佩暂辞荣。晚来笳鼓城头急,祗有归心对月明。
将军簪弁旧名门,奕叶曾承雨露恩。汗马楼船成往事,玉符金劵至今存。
节旄正倚雄边重,弓剑休嗟瘴海昏。早晚冯唐劳帝想,定从白下候归轩。
曾向蓬莱捧寿觞,良宵湛露沐恩光。凤笙曲奏梨园谱,鳌背灯移火树芳。
往事别来伤旅恨,流年老去在他乡。夷歌蛮舞谁能解,马上看山夜未央。
忽见新荷长绿萍,恍疑残雨散银屏。幻身惯舞风前白,弱质终浮水面青。
斗实当年歌赤日,中逵何处觅繁星。却惭谁是深根蒂,雨约风翻总未停。
君行巫阳道,妾住渚宫湄。莫恋荆台乐,轻抛桃李时。
皎洁浑无染,团团孰与裁。秋风原不妒,四序自相催。
洗耳在潭下,饮牛在潭上。白鹭飞复来,烟中立相向。
送尔松溪上,猿声树树闻。夜凉弄溪月,衣上拂松云。
渔舟晚唱来,声在秋江水。月明曲未终,前汀鹭飞起。
李峤(644~713) ,唐代诗人。字巨山。赵州赞皇(今属河北)人。李峤对唐代律诗和歌行的发展有一定的作用与影响。他前与王勃、杨炯相接,又和杜审言、崔融、苏味道并称“文章四友”。