扰扰浮生鬓已星,南峰此日始来经。真僧化后今无马,野鹤飞归尚有亭。
清梵消声莲漏永,夕阳鸣磬石门扃。登车欲去犹延伫,满树啼莺正好听。
山中晚学修禅定,又出升堂了世因。汉守故居今入寺,吴僧新住旧为邻。
池分二水心同净,塔近诸天供献频。我亦鸳鸯湖上客,欲来松下问前身。
洛阳花事久应无,胜赏今逢在旧都。春色祗缘人自惜,衰颜还藉酒相扶。
时无永叔谁重谱,座有徐熙合写图。夜静更持红烛看,满庭如昼鸟惊呼。
缓辔吟行紫禁中,杂花千树映禅宫。山藏灵谷声疑应,水出皇陵势自东。
池上泛杯脩故事,松间扫石坐清风。老僧延客无他语,只数前朝有志公。
玉辇宸游事已遥,尚遗台观在山椒。长江自古为天堑,王气于今属圣朝。
四海乂安兵久息,千年豪杰恨应消。徘徊忽动西游兴,欲借东风驾晚潮。
满目山川又独来,白头怀抱易兴哀。郡城宜此开江嶂,佛殿何缘化劫灰。
万里中原劳怅望,千年鸣鹤自飞回。东浮西泛无穷舰,总被潮声日夜催。
有约东游久未齐,孤舟终日住回溪。行厨火断从人乞,中夜潮生觉岸低。
风急海云迷去雁,雨深沙市误鸣鸡。明朝应得随君后,遮莫春泥污马蹄。
虚室尘埃满榻生,故人来往惜空行。剡溪莫谓终无对,震泽从今重得名。
山寺水村和梦远,渚花汀叶趁江清。题诗写画遥相赠,未必王郎有此情。
一枕游仙梦复醒,无端芳草最关情。生时不惜春风力,见处偏惊夜雨声。
原野绿齐疑蝶化,华胥调引乱蛙鸣。西堂睡起成陈迹,佳句长留万古名。
新采雷鸣寄草堂,未开先作满林香。囊裁白绢封三印,芽茁黄金露一枪。
斗处连场誇得隽,烹时比屋散分尝。睡魔渴病俱消却,欲报惭无织女章。
行行东去欲何依,为爱禅房入翠微。山在不知陵谷变,鹤归应见世人非。
烟中草树含春色,岭外云霞敛夕霏。自笑远人眉目异,野禽惊起溯风飞。
怜君失意向天涯,雨歇虹亭日已斜。对酒不须嗟往事,渡江知是客谁家。
孤城犹系扬州郡,四海空传后主花。莫过雷塘吊陈迹,只今残柳尚啼鸦。
卧病经旬为尔忧,今朝最喜是全瘳。子虽生晚终延后,菊纵开迟尚系秋。
杯酒谅随诗共废,田禾无奈雨来收。故交赖有宗人在,时肯相过尽日留。
幽人养鹤爱风标,行动常令载近桡。丹顶映波春泛雨,缟衣笼月夜乘潮。
几声篷底清宜听,片雪船头白未消。我欲从君渡江水,扣舷歌罢又吹箫。
绣幰朱轮驾晓风,青山行尽见离宫。水通河汉浮天碧,云护蓬莱映日红。
千里关城临绝塞,万家园圃灌连筒。登高作赋忘归去,薄暮才云马首东。
黄庭坚(1045.8.9-1105.5.24),字鲁直,号山谷道人,晚号涪翁,洪州分宁(今江西省九江市修水县)人,北宋著名文学家、书法家,为盛极一时的江西诗派开山之祖,与杜甫、陈师道和陈与义素有“一祖三宗”(黄庭坚为其中一宗)之称。与张耒、晁补之、秦观都游学于苏轼门下,合称为“苏门四学士”。生前与苏轼齐名,世称“苏黄”。著有《山谷词》,且黄庭坚书法亦能独树一格,为“宋四家”之一。
李峤(644~713) ,唐代诗人。字巨山。赵州赞皇(今属河北)人。李峤对唐代律诗和歌行的发展有一定的作用与影响。他前与王勃、杨炯相接,又和杜审言、崔融、苏味道并称“文章四友”。