天禄归来且道装,高斋八九瞰潇湘。花前白恰新云气,枕底青山旧日光。
竹影侵溪朝洗研,柳梢披雨夜焚香。故应禅味如盐水,宿世曾为青草堂。
湖光徭碧柳拖黄,青帝如何尚缟装。似与夭桃添粉泽,柳同飞絮斗轻扬。
斜穿雾缕沾莺湿,乱捲风须诳蝶忙。拟写烂蕉深雪里,怕人误作辋川庄。
麻衫如苇别芹宫,那复哀殇客路中。幸免西河夫子恸,稍存嬴博古人风。
腮毛换去三停白,桕叶归来十度红。富贵几何愁苦剧,令人翘首眄飞鸿。
十年尘土敝衣裳,瞥见昆池旧景光。无佛称尊鸡足老,与天孰大夜郎王。
蛮娘乍隐溪花笑,番客遥怀瘴草香。秘药如山砂似镞,试探何处有仙方。
华镫膏烛月玲珑,圣手当场欲绘空。出像楚骚兼尔雅,返魂班巧与斤风。
丝规缕折尘三昧,万臂千头小六通。唤醒人间石火梦,无情悲喜片时中。
造物聊凭意匠成,纵无筋骨有神情。木人自觉机关少,粉本输他笑语生。
世界总依阳燄海,邻封如近闼婆城。南询童子参何晚,烟水风光第一程。
交游南壮总成翁,忽地相逢柳浪中。细雨小添浇药水,落花时逐渡溪风。
长堤云卷千丝碧,高阁霞舒十里红。七载东皋唯颂酒,知君犹念老无功。
蹄轮汨汨几曾间,鬓发萧骚尘满颜。卷里携来三峡水,梦中吟去九华山。
一江春月浮轻舸,万树浓花念小鬟。世态饱经咸苦尽,争如归卧酒垆间。
几回联络几回分,整整斜斜自作群。龙女波中呈样帖,天孙机上出回文。
长戈偶散平沙月,春蚓时盘塞壮云。翔鹄惊鸿徒有语,家鸡那得健如君。
长锋短折布空轮,笔势萧疏绝点尘。万转岂能无别意,千行何事只书人。
青腰玉女霜前牍,大翮先生化后身。浙水巴江从此去,漫将老健敌清新。
常时风卷复霞舒,万翥勾勾点点疏。云里岂烦苍颉氏,空中谁读典坟书。
鹅溪展去绡千丈,榆塞回时载几车。毛颖秃来今在否,月天试问老蟾蜍。
瘦画娟娟半欲攲,分如钗服络如丝。千行写尽黄姑练,一字题成碧落碑。
南浦逆风文破碎,西江披雨墨淋漓。斜骞蔓引黄沙去,谱出胡笳出塞诗。
秋风漠漠散毫端,谩道迷烟逗浦难。细去云棱如界墨,密来星点似铅丹。
才从梦笔驿前过,又向造书台上看。入夜几声嘹喨去,梧桐枝上一钩寒。
轻飘乱洒入纤浓,挂角羚羊那有纵。鸦点纷纭呈恶札,鹰蟠险怒出狂锋。
征图每暗蓬婆雪,退墨虚留石廪峰。我亦频年有蠹癖,扶摇犹可一相从。
一行行起布青天,只在明沙远水边。孤点乍随如带墨,数群中断似残笺。
莺簧借与填新曲,凤史烦为记往年。莫道书成借虐燄,江南洲渚有秦烟。
李峤(644~713) ,唐代诗人。字巨山。赵州赞皇(今属河北)人。李峤对唐代律诗和歌行的发展有一定的作用与影响。他前与王勃、杨炯相接,又和杜审言、崔融、苏味道并称“文章四友”。