成围古木尚栖鸦,棘刺成丛杂野麻。断梗荒榛埋小径,相看不是昔年花。
黯淡斜阳别有春,残花委地涴香尘。不知来往衔泥燕,可识从前旧主人。
随缘过北岭,缓步到禅林。欲玩当前境,因求现在心。
严霜花半陨,秋老树无阴。纵得清凉意,菩提何处寻。
安居先要此心平,察察为怀是小明。蚁垤虽微或碍步,羊肠极曲恐难行。
人宜脱俗嫌违众,事不妨奇要近情。回想春游听鸟语,长堤林外鹧鸪声。
扫床强伏枕,蝶梦竟难寻。萧瑟三更雨,凄凉一夜心。
壁寒灯影淡,院湿柝声沈。倍助家乡思,幽蛩故故吟。
旅宿难成寐,催装趁早行。疏灯孤店冷,残月五更明。
冒曙人无语,冲寒马有声。途长时畏雨,切切望秋晴。
缕缕炊烟起陌头,随风缥缈上城楼。飞鸿渡岭云低就,触浪淘沙水急流。
日映荒台千壑冷,霜催古木万峰秋。前生欠得长途债,又自驱车下复州。
地志详查记未讹,一州形胜入包罗。山连北界花椒岛,水绕东陲毕里河。
户尚淳良污俗少,人敦礼让古风多。年年倘有丰年庆,四野应听击壤歌。
随缘寓目尽怡情,缓缓扬鞭计路行。衰柳经秋全绕郭,寒溪如带半围城。
乡人淡泊差无竞,古迹流传尚有名。默想今宵天上月,知他还自照西平。
浑沦元气足包涵,到处泉流水尽甘。八里荒庄居郭北,十寻古塔建城南。
个中应有灵光现,寺内谁将佛果参。灌顶醍醐真梦醒,问渠可也溯龙潭。
危崖特立望西东,削壁高延夕照红。苔径今朝馀冷艳,莲泡昔日足香风。
人探胜迹精神健,物值深秋色相空。海上扁舟波浪涌,遥遥一叶走孤篷。
不须扪葛苦登攀,策马流连万壑间。溪水朝宗归大海,峰峦作势赴横山。
村边野老时来去,渚外沙鸥自往还。岛屿周围如片叶,有人指点小舟湾。
石枰留迹在山巅,语带荒唐说地仙。老者手谈拈子日,樵人观局烂柯年。
小池如鉴澄秋影,天木干云络晚烟。待到夜深明月上,有谁悟彻慧珠圆。
混混泉流出小塘,村居父老得其详。因言此水三冬暖,不似人情一味凉。
看彼波中凝线绿,知他坎下毓硫黄。每逢胜境留心记,此是辽东第六汤。
相逢何必问根苗,搏土为薪记两辽。地下神奇钟石炭,人间货利设煤窑。
开山作穴如穿井,引火成炊不采樵。水上轻舟代陆马,扬帆日望海门潮。
黄庭坚(1045.8.9-1105.5.24),字鲁直,号山谷道人,晚号涪翁,洪州分宁(今江西省九江市修水县)人,北宋著名文学家、书法家,为盛极一时的江西诗派开山之祖,与杜甫、陈师道和陈与义素有“一祖三宗”(黄庭坚为其中一宗)之称。与张耒、晁补之、秦观都游学于苏轼门下,合称为“苏门四学士”。生前与苏轼齐名,世称“苏黄”。著有《山谷词》,且黄庭坚书法亦能独树一格,为“宋四家”之一。